行業資訊 機械 資訊詳情
中國深海裝備創新引領深海科技突破
 裝備 2025-03-27 11:37:59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海洋強國戰略深入推進,我國在深海裝備製造、資源勘探及科考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從"蛟龍"號技術升級到深海溫鹽深儀試驗成功,再到多地加速布局深海產業鏈,中國正通過裝備創新與關鍵技術突破,在深海科技賽道持續發力,為全球海洋經濟注入新動能。

  一、深海裝備製造實現關鍵性突破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裝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自然資源部"深海一號"船攜"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5年技術升級後的首次海試任務,驗證了國產化替代後裝備的可靠性與安全性。此次試驗不僅提升了"蛟龍"號的節能減耗能力,更標誌著我國在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期,深海溫鹽深儀成功通過海上試驗,"向陽紅01"科考船在東印度洋獲取23.85米沉積物岩芯樣本,進一步夯實了深海探測技術基礎。這些成果表明,中國正加速構建覆蓋深海裝備研發、製造及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

  二、地方政策驅動產業集群效應形成

  上海、青島、廣東等地密集出台支持政策,為深海科技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上海市規劃《海洋產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等文件,強調深海觀測網與現代海洋城市建設;青島市則聚焦深海開發等未來產業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廣東省條例草案明確提出突破深遠海漁業裝備、海洋油氣探采裝備等關鍵技術。這些政策協同發力,將推動形成以深海裝備製造為核心、上下游聯動的產業集群,預計市場規模或達十萬億元量級。

  三、上市公司加速布局核心賽道

  資本市場對深海科技的關注持續升溫。中天科技等企業深耕海底電纜與臍帶纜研發製造,支撐海底能源網絡建設;博邁科參與超2900米水深FPSO項目建造,拓展深海油氣開發市場;松井新材料則在功能塗層技術領域突破,服務海洋裝備防腐耐壓需求。在養殖領域,相關企業正通過智能信息系統與核心控制設備升級,推動深遠海養殖裝備國產化進程。

  四、產業化進程催生安全新需求

  隨著深海作業規模擴大,衛星網際網路與數據安全成為保障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行業分析指出,海底光纜網絡與衛星通信的深度融合將構建全球海洋通信體系,而海量深海數據傳輸與設備遠程操控的安全防護需求同步增長。企業正通過研發船載衛星通信安全設備、深海作業系統安全解決方案等技術,為深海資源開發和智能裝備應用提供可靠保障。

  總結展望

  從裝備升級到政策賦能,再到產業資本的深度參與,中國深海科技已進入加速發展階段。隨著關鍵技術國產化率提升與產業鏈協同創新深化,深海裝備製造、資源勘探開發及海洋信息技術等細分領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未來,在戰略規劃持續落地與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深海科技不僅將重塑我國海洋經濟格局,更將成為全球海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熱門推薦

裝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