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輕工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在消費升級與全球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正迎來關鍵變革期。通過深度融合數位技術與製造流程,行業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近日,《輕工業數位化轉型實施方案》的發布,為這一進程注入了新動能,明確了未來數年發展的具體路徑與目標。
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點企業需實現90%以上的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75%的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當前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輕工企業已取得顯著進展,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4.9%,網絡化協同企業占比達47.2%。通過引入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行業正推動生產流程的全流程智能化改造,從產品設計到工藝優化均實現數據驅動決策。
個性化定製與網絡化協同成為轉型亮點。截至2024年,已有18.3%的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服務,通過精準捕捉市場需求提升競爭力。方案提出培育60家標杆企業,打造100個數位化典型場景,並鼓勵家電、家具等細分領域依託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構建新型產業生態。這種「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的梯次升級模式,將顯著縮短研發周期並降低生產成本。
到2030年,規模以上企業需全面完成數位化改造,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智改數轉網聯」數字生態。方案特別強調綠色化發展路徑,要求通過智能化手段優化資源利用效率。例如,在電動自行車、五金製品等領域推廣低碳生產工藝,推動行業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實現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協同提升。
為保障轉型質量,計劃制修訂50項國家及行業標準,覆蓋數據安全、系統兼容性等關鍵領域。同時加強細分產業分類指導,例如針對家具業強化柔性生產能力建設,家電行業深化智能產品與服務融合。通過標準化建設與重點領域突破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數位化改造既有統一規範又具行業特色。
總結
輕工業的數位化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工程,更是關乎行業競爭力的戰略選擇。從當前84.9%的研發工具普及率到2030年全產業生態構建目標,方案通過四大行動15項具體措施,為傳統製造注入數字基因。隨著智能製造與綠色發展的深度融合,中國輕工業有望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更主動地位,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實現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