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12月數據顯示,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與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實現顯著增長,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增速尤為突出。這一系列數據不僅展現了中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活躍度,也印證了政策引導下對外合作的高質量發展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金融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229.7億美元,同比增長9.1%。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規模達到55.2億美元,增速高達17.6%,遠超整體水平。這一數據表明,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國正通過優化投資結構、深化區域合作實現對外投資的提質增效。
在對外承包工程領域,儘管完成營業額183.4億美元同比下降5.6%,但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28.7%至353.4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中,新簽合同額達309.2億美元,同比增幅擴大至33.7%。這反映出企業正通過前瞻性布局搶占國際工程市場先機,為後續項目落地奠定基礎。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強調要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布局,並提出強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綜合服務。當前,海外投資面臨的複雜風險需要系統性應對:完善的金融服務可降低跨境資本流動障礙;高效的物流網絡能保障項目物資供應穩定性;而法治環境建設則為權益保護提供制度保障。這些措施將共同支撐對外合作的可持續發展。
從數據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成為投資與工程業務的核心承載區,其新簽合同額占總額比重近九成。這要求企業在深化區域合作時,既要注重傳統基建項目的拓展,也要加快數位技術、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的布局。同時,通過中歐班列穩定運行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進一步打通國際物流大動脈。
總結展望
2025年開年的數據表明,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正沿著"穩增長、促創新、防風險"的方向穩步推進。在政策引導下,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與工程承包的良性互動將持續釋放新動能,而強化海外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將成為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未來需繼續通過優化國際合作布局,在保障產業鏈安全的同時,推動形成更加開放包容的全球經貿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