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通用機械 資訊詳情
智能未來:廣東加速布局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鏈
 機器人 2025-04-01 14:52:30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廣東省以政策創新為引擎,通過資金支持、場景賦能和生態構建等多重舉措,推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2024年數據顯示,該省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已突破2200億元,工業機器人產量連續五年位居全國首位,並初步形成覆蓋「大腦—五官—肢體」的人形機器人全產業鏈。這一系列成果背後,是廣東從技術研發到產業落地的系統性戰略布局。

  一、政策賦能:構建全鏈條支持體系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廣東省近期發布的《推動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聚焦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鏈協同創新,提出12項具體舉措。通過整合「人工智慧+機器人」產業鏈與創新鏈資源,廣東正加速培育以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核心的梯度企業集群。政策特別強調強化資金、人才等要素供給,並計劃聯合社會資本設立專項產業基金,為硬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

  二、場景驅動:打造「人工智慧+」示範樣板

  圍繞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廣東正制定《廣東省「人工智慧+」行動方案》,規劃培育100個標杆應用場景與500個示範案例。通過分批次發布《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清單》,政府將詳細指引重點領域應用路徑,形成可推廣的行業標準。例如,在智能製造領域,2024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預計達到24.68萬台(套),較2019年增長超5倍,凸顯場景落地對產業發展的牽引作用。

  三、資本助力:創新基金模式撬動社會資本

  廣東通過政府投資基金集群持續加碼投入,在半導體、集成電路等硬科技領域已累計投資超過230億元。今年進一步升級省產業發展基金,專門設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子基金,並建立容錯機制鼓勵投早、投小、投長期項目。同時引導銀行開發定製化金融產品,通過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政策降低企業融資門檻。

  四、生態突破:關鍵技術攻關與平台建設

  在核心技術領域,廣東已取得多項標誌性成果:鵬城實驗室建成全國首個全面自主可控的E級智能算力平台,光明實驗室則落地了國內首個人工智慧昇騰生態研究院。這些基礎設施為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提供了強大支撐,助力全省人工智慧核心企業數量突破1500家,並保持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全國第一的優勢。

  結語:邁向全球產業高地的廣東路徑

  從政策設計到場景落地,再到資本與技術生態的系統構建,廣東通過多維度創新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隨著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集群規模持續擴大、應用場景不斷深化,這一戰略不僅推動著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更為中國智能製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先行經驗。未來,廣東將繼續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占據關鍵制高點。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機器人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