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雙碳"目標驅動下,熱泵技術正成為我國實現綠色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推動熱泵行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首次系統性提出將熱泵技術深度融入農業、交通等關鍵領域的發展路徑。這一政策不僅明確了熱泵替代傳統高碳設施的技術方向,更通過具體場景應用設計,為我國能源結構優化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熱泵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方案明確提出要擴大熱泵在農業設施中的應用場景,重點推進熱泵烤房建設以替代經營性燃煤爐灶和農業燃煤設備。未來將鼓勵在農副產品的加工環節中採用熱泵技術,如菸葉、藥材及木材的乾燥處理,預計可減少散煤使用量並降低碳排放強度。通過優化農產品烘乾工藝,該措施有望為農業生產提供更清潔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
針對交通運輸領域,方案要求在綜合交通樞紐、軌道交通場段等交通基建項目中推廣熱泵供暖系統。具體包括利用熱泵空調技術改造地鐵列車和高速列車的溫控設施,逐步替代傳統單冷空調與電取暖設備。此舉不僅能提升交通運營能效,還將減少冬季採暖高峰期的電網負荷壓力。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方案首次提出將熱泵技術應用於電動汽車智能熱管理系統。通過優化動力電池溫度控制策略,該技術可顯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使續航里程提升約10%20%。此舉不僅有助於緩解消費者"里程焦慮",還將推動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向更高能效標準邁進。
總結來看,《行動方案》通過構建涵蓋農業、交通和新能源汽車的熱泵應用體系,系統性推進了清潔能源替代進程。政策既明確了熱泵在散煤治理中的戰略定位,又前瞻性布局了智慧交通與綠色出行的技術融合方向。隨著這些措施落地實施,我國將在降低重點行業碳排放的同時,培育出千億級規模的熱泵產業鏈市場,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