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七部門於4月1日聯合發布《上海市推動工業品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通過政策引導與資源整合,打造以工業品為核心的跨境貿易新高地。該方案聚焦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核電裝備等領域,計劃到2027年培育形成13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並實現工業品跨境電商總營收突破千億元的目標,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供重要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工業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方案提出分層次培育工業品跨境電商主體:在MRO工業品領域打造5家市場影響力顯著的通用型企業,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垂直領域形成8家核心企業。通過支持製造業企業開展跨境出海業務,推動產業鏈向全球化延伸。政策鼓勵具備規模的服務企業轉型為平台企業,並重點圍繞電子元器件、化學試劑等細分賽道,提升垂直型電商的全球服務能力,形成「在中國、為世界」的產業格局。
通過實施「模塑申城」工程,將工業品跨境電商納入上海市人工智慧重大示範場景和模型訓練場建設。該舉措旨在利用前沿技術優化產品分類、智能匹配及供應鏈管理,推動數位化工具在跨境交易全流程中的滲透率提升。同時,方案要求強化數據安全與合規體系,確保技術創新與風險防控協同發展。
為解決「最後一公里」瓶頸問題,上海市將加快浦東機場新東貨運區跨境電商處理中心建設,並推動中歐班列(上海)增加歐洲及中亞地區的運輸頻次與覆蓋站點。政策還鼓勵中外航司擴大航空運力投入,籌建專屬物流平台以保障大宗工業品跨境運輸效率。通過構建海陸空多式聯運網絡,目標將海外訂單響應周期縮短15%以上。
方案明確建立「市級統籌+區級定製」的政策支持體系:一方面依託全市「1+6+20+X」招商框架吸引全球優質企業;另一方面鼓勵各區結合本地產業稟賦制定專項扶持政策。同時,通過加強跨境人才培育、優化外匯結算服務等配套措施,構建涵蓋技術研發、金融服務和專業人才的全產業鏈生態。
將工業品跨境電商納入全市重點企業服務包,設立跨部門協同推進機制,並依託市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獨立站建設、數位化系統升級及海外倉智能化改造。方案要求建立動態監測體系,每季度分析營收規模、跨境占比等核心指標,確保政策落地效果可量化評估。
總結: 上海此次行動方案以工業品跨境電商為突破口,通過企業梯隊培育、基礎設施升級和生態協同創新三大路徑,系統性提升產業全球競爭力。到2027年,預計形成千億級市場規模並顯著擴大海外業務占比,不僅將增強本市產業鏈韌性,更將為中國製造參與國際分工提供可複製的標杆經驗。政策實施後,工業品跨境電商有望成為上海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和高端製造業高地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