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廣東以體育消費升級和智能製造升級為雙引擎,在全民健身熱潮與重大賽事紅利的雙重推動下,正構建起覆蓋製造、服務、消費全鏈條的體育產業生態。數據顯示,2024年前兩個月該省體育娛樂用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7.8%,規模以上體育製造業營收增速達5.7%,折射出這片經濟熱土通過體育賽道探索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體育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廣東體育消費市場展現出強勁韌性,即使在傳統淡季仍保持兩位數增長。前2個月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零售額增速顯著高於社會消費品整體水平,拉動商品零售增長0.2個百分點。這種逆勢增長源於三重動力:1.28億常住人口基數支撐的常態化消費;全民健身意識提升帶來的需求擴容;以及第十五屆全運會籌備催生的"全民迎賽"氛圍。
智能健身設備成為消費升級新寵。數據顯示,廣東投放的400套室外智能健身房近30天使用量突破300萬人次,滑雪場等新型運動場景全年接待遊客超百萬。這些數據印證著體育消費正向"場景化+數位化"轉型——室內滑雪場通過反季體驗吸引東南亞客群,賽事IP則串聯起觀賽、文旅、購物的複合型消費鏈條。去年佛山"西甲"賽事期間帶動周邊景區客流增長116.6%,實現綜合消費破十億元。
廣東體育製造業正經歷質變躍升,規模以上企業營收同比增長5.7%背後是技術創新的持續突破。以雙魚體育為代表的行業龍頭通過智能發球機、數字桌球檯等產品重構產業鏈價值,在海外市場斬獲巴黎奧運會3.4萬顆桌球訂單的同時,國內市場份額穩步提升。一季度該公司營收增長超20%,熱銷款產品出現供不應求態勢。
產業邊界不斷拓展催生新的增長極:全省9萬餘家賽事運營企業構建起"體育+"消費矩陣,傳統製造商紛紛向賽事服務商轉型。珠江文體在管場館一季度承辦50餘場國家級賽事,創新打造"參賽+旅遊""觀賽+購物"模式,將體育賽場轉化為綜合消費場景。這種雙向融合推動著體育服務業與製造業的協同發展,形成製造端、服務端、消費端互促共生的新生態。
作為體育產業大省,廣東的先行優勢源於深厚的製造業基礎與數字基建支撐:完備的供應鏈體系保障產品供給效率,發達的網際網路經濟加速線上線下融合。數據顯示,智能健身設備用戶規模已達1400萬,累計使用超1.3億人次,印證數位化轉型對消費場景創新的推動作用。
從數據躍升到模式突破,廣東正通過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構建經濟增長新引擎。當智能製造夯實供給根基,當賽事IP激活消費潛能,這片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正書寫著"體育強省"與"製造強省"協同發展的創新樣本,在全民健身的時代浪潮中奏響經濟轉型的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