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我國金融監管部門持續深化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日前召開的2025年防範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部際聯席會議強調,要以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為抓手,在鞏固前期成果基礎上推進專項行動收官,堅決遏制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行為蔓延。面對存量風險與增量壓力並存的局面,會議提出多維度防控舉措,為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注入強心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金融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會議要求進一步完善"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業必須管風險"的監管框架,強化全鏈條治理效能。具體措施包括:嚴格市場准入標準,從源頭阻斷非法金融活動滋生空間;升級監測預警系統,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提升風險識別精度;優化行政處置流程,確保對違法違規行為快速響應和精準打擊。同時強調宣傳教育引導的重要性,通過常態化普法宣傳增強公眾風險防範意識。
2024年各地區各部門已形成"統籌協調、齊抓共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治理格局,在非法金融活動打擊、存量風險化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數據顯示,通過跨部門數據共享和聯合執法機制,重點領域違規問題發現率提升超過35%,處置效率較往年提高近40%。會議特別指出,當前仍需鞏固現有成果,尤其要針對P2P網貸遺留問題等歷史包袱開展專項攻堅。
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存量風險暴露壓力和增量風險反彈勢頭依然嚴峻。作為"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會議明確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既要穩妥推進現有案件處置,又要建立長效機制預防新形態金融騙局;既要緊盯非法集資等傳統高發領域,也要警惕虛擬貨幣、元宇宙概念包裝下的新型犯罪手段。通過強化風險預警與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築牢人民群眾財產安全防線。
此次會議釋放出我國持續深化金融治理的堅定決心。通過完善制度設計、加強部門聯動、提升技術賦能,構建起覆蓋事前預防、事中監控和事後處置的立體化防控體系。隨著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必將有效遏制非法金融活動蔓延勢頭,在維護金融市場秩序的同時保障社會大局穩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