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防範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部際聯席會議在京召開
近年來,我國金融領域風險防控形勢複雜多變。為應對存量風險暴露與增量風險反彈的雙重挑戰,4月10日,由金融監管總局牽頭的部際聯席會議在北京舉行,圍繞"十四五"規劃收官目標,對防非打非工作進行系統部署。此次會議強調要以更高站位統籌協調資源,通過強化全鏈條治理、深化源頭防控等舉措,築牢金融安全防線。
2024年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初步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風險防控格局。會議指出,需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堅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業必須管風險"原則,強化跨部門數據共享與聯合執法能力。通過建立動態監測預警模型和分級分類處置標準,推動防非打非工作從被動應對向主動治理轉變。
當前存量風險壓降任務艱巨,會議要求聚焦重點領域開展"清零攻堅":一方面運用司法手段加快涉案資產追繳與資金返還進度;另一方面建立區域性金融風險處置專班,針對非法集資等案件實施"一案一策"精準化解。數據顯示,在2024年專項行動中,已有超過85%的重點案件進入執行階段,為2025年收官奠定基礎。
會議明確將關口前移作為防範增量風險的核心策略。具體措施包括完善金融牌照審批負面清單制度,對類金融機構實施穿透式監管;同時升級智能監測系統,通過大數據篩查可疑資金流動與異常交易模式。在宣傳教育方面,計劃開展覆蓋城鄉的"金融安全教育進社區"行動,重點提升老年群體與中小企業主的風險識別能力。
面對複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在風險處置過程中嚴防次生問題。要求監管部門建立壓力測試機制評估政策傳導效應,確保市場平穩過渡。對於涉及民生保障的重點行業,將設立專項紓困基金化解潛在連鎖反應。
此次會議系統部署了"十四五"收官階段的金融治理路徑,既體現了對存量風險的攻堅決心,也彰顯出防範新形態非法金融活動的戰略前瞻性。通過構建全鏈條防控體系、深化科技賦能與社會共治,我國金融安全網將更加堅實有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固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