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日,重慶市相關負責人前往渝北區及兩江新區實地考察低空經濟項目進展,並組織召開專題座談會,重點圍繞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基礎設施規劃等議題展開研討。行業代表就技術研發、應用場景拓展等內容展開討論,為重慶打造立體化城市交通網絡和新興經濟增長點提供決策參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旅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重慶市正加快搭建低空經濟綜合服務平台,通過科學布局起降場、充電站等基礎設施,推動時空數據底座與空天信息系統的深度融合。該平台將實現低空飛行器運行監控、氣象預警及應急響應的智能化管理,為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提供精準支撐。
依託國家試點示範項目,重慶正系統推進低空空域分類劃設和動態管理機制建設。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立涵蓋飛行審批、標準制定等環節的操作規範,力爭在2025年前形成可複製推廣的"重慶模式"。目前全市已劃定首批10個低空經濟試點區域。
聚焦城市治理、物流配送、旅遊觀光等重點領域,重慶正加速構建多元化應用場景矩陣。在公共服務領域,無人機巡檢已覆蓋85%的電力線路和橋樑設施;低空物流網絡年內將實現主城九區全覆蓋;依託兩江國際體育中心資源開發的低空飛行體驗項目,預計年接待遊客量超30萬人次。
通過培育產業鏈核心企業帶動上下游協同發展,重慶正打造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檢測認證於一體的低空經濟創新綜合體。重點發展載人飛行器、物流無人機等核心產品,力爭到2027年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目前已有3家本地企業進入全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製造商前十強。
重慶正從人才引育、金融支持等方面完善產業支撐體系,設立專項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通過建立"國有資本+社會資本"雙輪驅動機制,已促成20餘個重點項目落地,總投資規模突破50億元。未來將重點培育低空經濟與文旅、應急等行業的跨界融合場景。
此次布局標誌著重慶在立體交通網絡構建和新興業態培育方面邁出關鍵一步。隨著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及產業生態加速成型,低空經濟正成為推動城市能級提升和消費升級的重要引擎,為全國探索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