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中國能源勘探開發持續向深層領域挺進,在塔里木盆地腹地,一座被稱為"地下珠峰"的超級油區正釋放出澎湃能量。作為我國深地戰略的關鍵支點,富滿油田憑藉技術創新與規模效益開發模式,不斷刷新著超深層油氣開發的新紀錄。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油田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4月,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核心區域的富滿油田累計生產油氣產量當量突破2000萬噸大關。這一成就標誌著我國在8000米以深複雜地質領域實現了勘探開發技術的全面突破。值得關注的是,該油田僅用四年時間就完成了從年產百萬噸到400萬噸的戰略跨越——2019年突破百萬標尺,2023年產量規模已擴大四倍,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能。
富滿油田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超深海相斷控縫洞型碳酸鹽岩油藏,其油氣資源量超過10億噸。這一特殊類型的油藏埋深普遍超過7500米,最深處突破8500米,相當於在喜馬拉雅山高度的地下進行立體開發。面對極端地質條件帶來的井控風險、儲層預測難題和工程實施挑戰,油田通過建立"三維地震鑽井測井"一體化技術體系,在複雜斷裂帶中精準識別出多個有利含油區塊。
在技術創新方面,該油田形成了超深水平井鑽完井配套技術,創新應用了旋轉導向、三維可視化地質導向等國際領先工藝,使單井鑽探效率提升30%以上。同時通過建立智能生產指揮系統和動態優化管理模式,實現了從勘探部署到後期開發的全流程數位化管控。這種模式不僅將平均單井產能提高至行業平均水平的1.8倍,更帶動了整個塔里木盆地深層油氣資源的規模化開發。
目前富滿油田已建成我國規模最大的超深井作業群,累計鑽成超8000米級深度井達144口,最深直井突破8560米。這些深達地下珠峰的工程奇蹟,使我國成為全球少數掌握萬米級超深層勘探技術的國家之一。通過建立"工廠化"鑽井模式和標準化作業流程,單井建井周期縮短至行業平均值的70%,為後續萬億方規模深層油氣田開發積累了寶貴經驗。
富滿油田的成功實踐,不僅創造了我國深地領域油氣產量新紀錄,更構建了複雜超深層勘探開發的技術範式。其形成的"地質理論突破工程技術革新管理模式創新"三位一體發展模式,正在推動中國能源行業向地球深部進軍的步伐加快。隨著後續30餘口重點井的部署實施,這座沙漠深處的超級油庫有望持續釋放戰略儲備潛力,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