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集成電路 資訊詳情
中國集成電路原產地規則調整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
 集成電路 2025-04-13 07:30:0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11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新規明確集成電路的「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為準。這一政策將關稅計征標準與晶片製造環節直接掛鉤,引發國際半導體產業格局的新一輪調整。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中國的規則變化正重塑跨國企業的供應鏈策略。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新規要求,「集成電路」無論封裝與否,其進口報關的原產地均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為準。這一政策將直接影響美國在華銷售晶片產品的成本結構,尤其對依賴本土製造環節的美系廠商形成顯著壓力。行業分析指出,該規則不僅強化了國產替代進程,還可能推動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加速重構。

  一、模擬晶片領域面臨直接衝擊

  模擬晶片是此次政策影響的核心板塊之一。以美國為主的頭部企業占據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核心製造環節高度依賴本土工廠。例如某美系模擬晶片龍頭在美國擁有四座12英寸晶圓廠,並計劃在2026年前新增產能。儘管該企業在華設有封裝測試產線,但主要流片仍由美國工廠承擔。新規實施後,從美國出口的晶片將面臨更高的進口成本,可能削弱其價格競爭力。

  行業數據顯示,某美系廠商約85%的晶圓產能集中在美國本土,涉及電源管理、信號處理等關鍵領域。若關稅成本轉嫁至終端產品,國內下遊客戶或將加速轉向國產替代方案。這一變化尤其利好中國本土模擬晶片企業的市場滲透率提升,尤其是車用、工業控制等高價值場景。

  二、射頻前端產業迎來格局轉變

  在射頻前端晶片領域,新規對美系廠商的衝擊同樣顯著。全球前四大廠商中有三家(Qorvo、Skyworks及博通)的核心製造環節位於美國境內。以某射頻巨頭為例,其BAW/GaN等高端濾波器晶圓廠全部設於北卡羅來納州和德克薩斯州,而矽基工藝則外包給國際代工廠。新規下,使用本土產線的晶片將面臨更高的進口成本,直接影響其在5G通信、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力。

  研究顯示,某美企70%的射頻前端產品來自美國流片工廠。若關稅政策實施,其中國區業務可能面臨10%20%的成本上漲壓力。這為國產射頻廠商提供了窗口期,尤其在濾波器等技術密集領域加速突破。

  三、存儲與邏輯晶片廠商亦受影響

  除了模擬和射頻領域,新規還對部分存儲及邏輯晶片企業產生連鎖反應。如某美國存儲巨頭美光科技,在DRAM/NAND領域的核心產線仍以本土為主。其在中國的封裝測試產能無法改變原產地認定規則,導致從美國出口的存儲產品成本結構變化。類似情況也出現在邏輯晶片領域,某處理器龍頭約60%的先進位程流片依賴美國工廠。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實施後晶片進口成本與製造地直接關聯,這可能促使部分跨國企業重新評估全球產能布局。例如某美系廠商正在中國擴建封裝產線,但若核心晶圓廠未轉移,其產品仍將受原產地規則約束。

  總結:政策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地圖

  此次原產地認定規則調整,將關稅成本與晶片製造環節深度綁定,直接改變了跨國企業的供應鏈策略。對於美國企業而言,在華銷售的依賴本土產線的晶片面臨顯著成本壓力;而中國本土廠商則獲得更具競爭力的價格窗口。從長遠看,這一政策不僅加速國產替代進程,更推動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在區域布局上尋求新的平衡點。隨著國內晶圓製造能力持續提升,新規的實施效果將在未來數年逐步顯現,重塑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的競爭格局。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集成電路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