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應對國際經貿環境變化,東莞市近日發布《關於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工作方案》,通過優化跨境貿易基礎設施、拓展物流通道網絡等舉措,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該方案聚焦香港空港中心建設、東莞港口航線擴展及指定監管場地完善三大核心方向,力爭到2025年實現關鍵領域進出口值突破200億元,並為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外貿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方案明確將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作為重點支持對象,通過優化作業流程與規則銜接,加速「HKG一碼通」進口業務落地。這一舉措旨在打通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物流堵點,提升莞港兩地通關效率,為電子產品、高端製造零部件等高時效貨物提供更便捷通道。數據顯示,未來三年東莞將持續擴大空港中心進出口規模,力爭2025年實現進出口值達200億元,進一步鞏固其作為華南地區重要航空貨運節點的地位。
針對外貿企業對冷鏈物流的迫切需求,方案提出將加快推動東莞進境冰鮮水產品指定監管場地與空港中心基礎設施聯動發展。通過升級查驗設施、優化檢驗檢疫流程,打造從口岸到市場的全鏈條冷鏈服務體系。此舉不僅能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消費升級需要,還將為東南亞海鮮等優質農產品進口提供合規化渠道,進一步豐富外貿商品結構。
作為珠三角內河主樞紐港,東莞港將在現有航線基礎上加速「走出去」步伐。方案要求港口運營方積極開闢至東協、日韓等RCEP成員國的直航航線,並探索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建立常態化物流協作機制。此舉將降低莞企跨境運輸成本約15%20%,預計帶動年貨櫃吞吐量增長超30萬標箱,為機電設備、家具建材等優勢產業開拓海外市場注入新動能。
結語:系統性布局夯實外貿發展根基
通過構建「航空+海運」立體化物流網絡、強化口岸功能配套、深化區域經貿合作三大路徑,東莞正從單一通關節點向綜合型貿易樞紐轉型。上述措施的協同推進不僅有助於完成2025年外貿量質雙升目標,更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提供可複製經驗。未來隨著政策紅利逐步釋放,東莞有望成為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