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英偉達50系顯卡的發布,國內硬體市場迎來新一輪波動。從入門級到旗艦型號,二級市場價格普遍溢價超40%,高端產品甚至翻倍突破3萬元大關。這場由黃牛囤積居奇與玩家集體抵制引發的爭議,不僅暴露了消費市場的畸形現象,更折射出技術升級背景下供需關係的失衡。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顯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初英偉達發布50系顯卡後,市場供需矛盾迅速顯現。官方指導價1.7萬元的RTX 5090公版顯卡,在電商平台已飆升至3.2萬元,溢價幅度高達84%;而定位中端的5080顯卡售價也突破1.4萬元,較建議零售價增長68%。儘管廠商將產能不足歸咎於晶片生產瓶頸,但二級市場渠道商通過囤貨炒作進一步推高價格。有經銷商透露,部分商家自產品上市起便大量囤積貨源,甚至捆綁整機銷售抬高溢價空間。
在顯卡溢價過程中,黃牛黨的角色尤為關鍵。他們通過社交媒體散布「對等關稅導致產量銳減」「未來價格將繼續上漲」的消息,製造市場恐慌情緒。這種策略成功誘導部分玩家提前高價接盤——某電商平台數據顯示,近期50系顯卡銷量中約三成訂單來自非剛需用戶。更甚者,商家推出「整機綁定銷售」,要求消費者必須購買配套電腦才能享受所謂「優惠價」。
面對天價顯卡,玩家群體呈現分化態勢:部分資深用戶選擇轉向AMD等替代品牌,9070XT顯卡憑藉相近性能但不足6000元的價格成為熱門選項;更多消費者則呼籲通過集體抵制遏制炒作。Steam平台數據顯示,當前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仍是中端顯卡產品,RTX 3070等老款型號仍能滿足多數遊戲需求。有從業者警告,盲目跟風囤貨風險巨大——過去三年間已有超半數炒作者因價格回調導致資金鍊斷裂,近期二手交易平台已出現大量50系顯卡降價求售的案例。
此輪顯卡風波反映出消費者對性能需求與產品定價的認知偏差。儘管英偉達憑藉光追等新技術持續引領市場,但玩家逐步回歸理性選擇:Steam統計顯示,80%用戶更傾向通過中端設備實現遊戲體驗的性價比最優解。行業觀察者指出,當黃牛囤貨導致價格脫離真實價值時,市場自我調節機制終將發揮作用——隨著新產能釋放和替代產品競爭加劇,當前虛高的溢價空間難以長期維持。
總結
從技術革新到消費異化,50系顯卡的市場軌跡揭示了硬體行業亟待解決的深層矛盾:如何在保障供應穩定的同時遏制投機行為?玩家群體正用腳投票推動市場回歸理性,而廠商需要加快產能優化與價格體系重構。這場「顯卡戰爭」的最終贏家,必將是那些堅持價值規律、維護消費者權益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