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電力板塊持續活躍,其中樂山電力因遊資介入與新能源業務布局引發市場關注。自4月初以來,該公司股價在7個交易日內實現4次漲停,市盈率突破250倍,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這一表現背後既反映短期資金博弈的熱度,也折射出資本市場對傳統能源企業轉型新能源賽道的關注度提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樂山電力在4月8日至16日期間呈現顯著波動:股價連續漲停,總市值突破50億元。市場數據顯示,活躍遊資席位頻繁現身龍虎榜,推動其市盈率(TTM)達到251.75倍,遠高於近五年分位值水平。值得關注的是,公司被賦予"綠色電力""光伏儲能"等概念標籤,與當前新能源政策導向形成共振效應。
從經營結構看,樂山電力以電力(73.44%)和燃氣(15.42%)業務為主導,兩者合計貢獻超八成收入。儘管營收規模自2015年的16.55億元增至2023年近30億元,但盈利表現波動顯著:過去九年中僅四年歸屬淨利潤超過億元。2024前三季度雖實現23.23億元營收(+5.7%),但淨利潤同比微降3.98%,主要受燃氣成本上升影響。
在新興業務領域,公司提出"源網儲一體化"戰略,重點發展虛擬電廠、光伏及儲能。截至2024年中報,分布式光伏項目裝機容量僅504.18千瓦,併網規模有限;儲能業務則定位為四川首家專業平台,聚焦用戶側與電網側協同發展。然而,新興板塊收入占比不足3%(4398萬元),且面臨技術疊代快、市場競爭加劇等風險,未來盈利空間可能受擠壓。
當前市場對公司新能源轉型存在分歧:一方面其250倍市盈率已顯著高於行業均值;另一方面政策支持與能源結構轉型為公司提供了潛在增長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在調研活動中投資者普遍關注光伏項目落地進展及儲能業務商業化路徑,這些關鍵節點將直接影響估值修復進程。
總結展望
樂山電力的資本市場表現折射出傳統能源企業轉型的典型特徵:短期熱點炒作與長期戰略價值並存。儘管其新能源布局尚處起步階段,但依託現有電網資源和政策紅利,未來在光伏、儲能領域的突破可能重塑市場預期。然而,盈利結構優化、新興業務轉化效率等核心指標仍需持續觀察,這將決定該公司能否實現從區域性電力服務商到綜合能源平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