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17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維護廣告市場秩序營造良好消費環境的通知》,針對醫療、金融、教育培訓等民生領域及網際網路廣告亂象展開專項整治。這一行動旨在通過強化監管執法與長效機制建設,構建放心消費環境,助力提振內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廣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擴大消費需求的決策部署,市場監管總局明確將2025年作為關鍵節點,圍繞醫療藥品、普通食品、金融理財、教育培訓及網際網路廣告五大領域開展專項整治。通過集中清理虛假宣傳、誤導性表述等違法行為,重點打擊「神醫神藥」「保本高息」「包過證書」等典型亂象,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針對醫療、藥品及醫療器械廣告,監管部門將從嚴查處虛構治癒率、誇大治療效果的違法內容。特別是宣稱能根治癌症絕症或近視康復等誤導性表述成為整治重點,旨在消除危害群眾生命健康的虛假信息傳播渠道。
在普通食品領域,重點打擊混淆功能界限行為。依法查處虛構保健功效、疾病治療功能的廣告內容,並對「零糖零卡」「無添加防腐劑」等缺乏依據的宣稱加強核查,確保食品廣告真實反映產品特性。
針對金融類廣告,重點監控面向低收入人群、學生及老年人發布的貸款廣告。嚴厲打擊以「免審核」「零利率」「保本無風險」為噱頭誘導消費者的行為,防範因虛假承諾引發的金融消費糾紛。
對職業技能培訓類廣告實施精準監管,嚴查虛構國家機關認證資質、編造職業資格證書以及宣稱「包就業」「快速致富」等擾亂就業市場的違法行為。通過多部門協同執法淨化教育市場環境。
針對新興媒介特點,《通知》要求強化對「軟文廣告」和AI生成虛假代言的監管,督促網際網路平台落實主體責任。通過建立廣告合規體系、完善審核機制,從源頭減少違法信息傳播風險。
此次整治強調應急監管與長效機制並重:一方面開展全國範圍內的執法行動,另一方面推動行業規範建設。市場監管部門將結合企業合規指導,幫助市場主體理解法規要求,提升自律水平,實現「查處一案、規範一行」的治理目標。
通過系統性治理,廣告市場秩序將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將更加透明可信。此舉不僅有助於保護消費者免受虛假宣傳侵害,更能促進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為擴大消費需求提供堅實保障。市場監管部門將以此次整治為契機,持續鞏固成效,推動廣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