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回應社會關切、優化消費環境,我國正全面加強廣告市場監管力度,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虛假宣傳、誤導性營銷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2025年4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重要通知,明確將通過系統化治理與長效化機制建設,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為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空間。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廣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關於維護廣告市場秩序營造良好消費環境的通知》圍繞醫療、藥品、保健食品等特殊品類廣告,普通食品宣傳內容,金融理財廣告,教育培訓類廣告以及網際網路平台廣告五大領域展開重點治理。通知要求嚴查「神醫」「神藥」虛假代言、普通食品宣稱疾病療效、保本高收益金融承諾等典型違規行為,同時強化對新興媒介的監管力度,確保線上線下廣告合規經營。
在整治過程中,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推進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廣告亂象。同時,通過開展「廣告合規助企行動」,主動向企業解讀法規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準確把握法律邊界,提升依法經營能力。此舉既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合規指導與支持。
除短期集中整治外,《通知》還強調建立常態化監管體系。通過完善廣告監測技術手段、健全跨部門協同機制以及強化社會監督渠道,推動形成「預防發現處置」全鏈條管理閉環。這種長效機制將有效遏制虛假違法廣告反覆出現的問題,切實保護消費者知情權與選擇權。
此次整治特別關注醫療健康、金融理財等直接關係百姓生活的領域。例如,在醫療廣告方面嚴格審核資質證明,禁止誇大治療效果;在金融廣告中明令禁止承諾保本高收益的誤導性宣傳;針對網際網路平台則要求強化算法推薦內容審核,防止虛假信息精準推送。這些措施直擊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問題。
總結來看,此次全國範圍內的廣告市場秩序整治行動,以民生關切為導向、以法治化手段為支撐、以多方協同為抓手,既體現了政府部門優化消費環境的決心,也為市場主體劃清了合規經營的「紅線」。通過持續深化監管與服務並重的工作模式,我國廣告市場將逐步實現規範有序發展,助力提振整體消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