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旅遊產業細分 資訊詳情
旅遊新風尚:從深度體驗到跨境互訪
 旅遊 2025-04-22 09:21:4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五一」假期的臨近,旅遊市場迎來了新一輪的熱潮。今年的旅遊消費呈現出顯著的變化,長線游、跨境游以及縣域游成為主流趨勢。遊客們不再滿足於短途打卡,而是追求深度體驗和個性化玩法。與此同時,AI技術的融入為旅遊規劃帶來了更多便利,跨境游市場也展現出雙向火爆的態勢。這些新趨勢不僅反映了旅遊消費的升級,也為旅遊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從短途打卡到深度體驗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旅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請4休11」拼假策略的推動下,跨市住宿訂單占比突破80%,連住兩日及以上的深度游用戶比例預計達到20%。相較於清明假期,遊客的出行半徑顯著擴大,旅遊行程從「短途打卡」轉向「深度體驗」。上海、北京、成都等傳統熱門城市依舊穩居國內目的地榜單前列,而太原、佛山、伊犁等遠途旅遊城市則憑藉獨特的人文風情和自然風光異軍突起,躋身酒店熱度增速位居前五。數據顯示,海口和伊寧旅遊訂單量同比上漲超130%,三亞、九寨溝、香格里拉等地的訂單量也實現了超五成的增長。

  二、小城旅遊逆襲成「頂流」

  隨著旅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縣域旅遊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成為年輕消費者「逃離喧囂、治癒身心」的熱門選擇。吉林白山的靜謐、海南文昌的椰風海韻、新疆喀什的異域風情……這些小城憑藉「微度假綜合體+非遺活化」的創新模式完成配套升級,以「錯峰避堵、深度體驗」的優勢吸引著大批遊客。數據顯示,四線及以下城市旅遊熱度同比增長25%,增速高出三線及以上城市11個百分點,小城的高星酒店消費占比更是超越高線城市,展現出強勁的消費潛力。在「去景區化」趨勢的推動下,旅遊目的地形成「傳統目的地疊代」與「新興網紅地崛起」的雙輪驅動格局。大理、麗江等傳統旅遊城市持續散發魅力,博爾塔拉、忻州等新興目的地的搜索熱度同比增長50%,成為旅遊市場的新寵。

  三、AI賦能旅行規劃

  今年以來,AI技術深度融入旅遊行業,各大在線旅遊平台紛紛推出基於生成式AI的產品,掀起「全民旅行家」的熱潮。某平台的「程心AI」具備多圖文內容推薦、多語言場景覆蓋等功能,實現從內容推薦到交易的一站式閉環。「五一」前夕,「程心AI」新增「AI手繪行程圖」功能,用戶獲取圖文旅行攻略後,可一鍵生成充滿童趣的手繪行程規劃圖,兼具實用性與社交分享屬性,滿足用戶個性化、多樣化的旅行需求。另一平台的「問一問」AI產品同樣亮點十足。通過多智能體驅動,「問一問」能與用戶進行自然對話,提供精準且富有溫度的行程安排,涵蓋機票、酒店預訂,以及當地生活服務推薦等功能。用戶不僅可以對行程方案進行定點修改,還能通過預算調節功能,一鍵生成符合需求的新方案。「問一問」支持多模態輸入,無論是文字、語音還是方言,都能快速響應,並生成包含圖片、商品卡片和景點連結的實用旅行方案,還可自動生成手繪攻略,讓旅行規劃變得輕鬆便捷。

  四、跨境游市場雙向火爆

  「五一」期間,跨境游市場呈現出「雙向火爆」的態勢。入境游在網紅效應與政策紅利的雙重推動下迎來爆發式增長。某博主的《中國奇遇記》系列短視頻在海外社交媒體裂變傳播,帶動「五一」期間入境酒店搜索指數同比激增200%;加之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的實施,今年「五一」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73%。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成為入境游熱門目的地,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位列入境游排行榜前十的客源國。出境游市場同樣熱度不減。全球航空供應鏈的恢復與拓展,讓中國遊客的足跡遍布全球。與去年「五一」相比,國際航班抵達城市新增177個,中國旅客的目的地增加至1303個城市,德國慕尼黑、西班牙格拉納達等目的地的酒店預訂量更是實現數倍增長。值得關注的是,中日遊客在「五一」假期上演「雙向奔赴」。恰逢日本黃金周,日本遊客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近兩倍,上海成為日本人最想去的海外城市榜首。而中國遊客對日本的熱情也持續高漲,某平台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日本包車游訂單預計同比增加60%。從傳統熱門目的地到新興旅遊國家,出境消費呈現多元化趨勢。日本、中國香港、韓國等傳統目的地依舊備受青睞,卡達、奧地利等新興目的地憑藉特色旅遊資源躋身漲幅榜前列。

  五、總結

  今年的「五一」假期旅遊市場展現出多元化的新趨勢,從深度體驗到小城旅遊的逆襲,再到AI賦能的旅行規劃和跨境游的雙向火爆,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旅遊消費的升級,也為旅遊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的相互作用,旅遊市場正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遊客帶來更加豐富、多元的旅行體驗。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旅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