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15日,2025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亞太峰會數字金融論壇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這場聚焦"數智科技賦能金融普惠"主題的行業盛會,吸引了全球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及學術界代表共同探討數位化轉型如何推動包容性金融服務發展。論壇通過主旨演講、研究報告發布等環節,展現了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在打破地域限制、優化資源配置中的關鍵作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會議指出,在全球經濟復甦背景下,數位技術正成為彌合金融服務鴻溝的核心力量。來自亞太地區的行業專家圍繞"數智工具賦能金融普惠"展開討論,強調通過智能風控模型、區塊鏈存證及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金融機構能夠更精準識別中小微企業與偏遠地區用戶的信用需求。例如,跨境支付場景中實時匯率結算系統和數字身份認證機制的普及,顯著降低了傳統金融服務的成本門檻。
在"數智融合助力行業創新"專題環節,業界代表分享了智能化技術對產品設計與運營效率的提升案例。基於AI算法的動態定價模型可實現千人千面的風險評估;雲計算支持下的分布式帳本技術為供應鏈金融提供透明化解決方案。同時,智能投顧平台通過分析用戶行為數據,能更高效地匹配個性化理財方案,推動財富管理服務向長尾市場延伸。
論壇發布了兩項具有行業參考價值的研究成果:《商業銀行數據要素金融產品與業務探索研究報告》系統梳理了金融機構如何將數據資源轉化為信貸評估、保險定價等場景的生產力;另一份聚焦東南亞地區的研究則指出,區塊鏈跨境結算平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應用,使貿易融資效率提升40%以上。這些發現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提供了技術實施範本。
與會者普遍認為,數智化轉型需要政策制定者、科技企業和監管機構形成合力。例如通過建立跨區域數據共享機制,既能保障用戶隱私安全,又能促進金融機構開發適配不同市場環境的普惠產品。同時,針對發展中國家數字基礎設施薄弱問題,論壇倡議加強國際技術援助與人才培養計劃。
本次亞太峰會數字金融論壇的成功舉辦,標誌著全球金融業在數智化進程中邁入新階段。通過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協同推進,未來將有更多群體享受到安全、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務,從而為全球經濟包容性增長注入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