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中國外貿企業正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近期,多家網際網路平台企業紛紛推出扶持計劃,幫助外貿企業從「出口轉內銷」中尋找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跨境支付、物流等產業鏈企業也在積極行動,共同應對外貿轉型的需求。這一系列舉措不僅為外貿企業提供了更多選擇,也為國內消費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面對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政策的衝擊,中國跨境電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較大壓力。為應對這一變化,京東、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美團、抖音等網際網路平台企業紛紛表態,通過資金、流量和資源支持,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
京東宣布設立2000億元專項採購資金,啟動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百度則利用AI技術和平台流量,優先扶持100萬家企業開拓國內市場,並通過旗下愛採購平台發放100萬份企業補助金。阿里巴巴旗下1688平台為外貿廠商提供全託管和幫賣服務,減免佣金,並聯合金融機構提供專項信用貸款。拼多多推出「千億扶持」計劃,加大對跨境中小商家的補貼力度。抖音集團啟動外貿優品專項扶持計劃,通過綠色通道、流量扶持、佣金減免等措施,幫助外貿商家降低經營成本。美團則利用自有資源,在倉儲、渠道及配送等方面支持外貿商品上線。騰訊推出「外貿新征程助跑計劃」,通過小程序、微信小店等生態,預計為外貿企業新增1000億元銷售規模。
外貿企業的轉型不僅需要網際網路平台的支持,還需要物流、跨境支付等產業鏈企業的協同配合。近期,國際物流市場因關稅調整出現波動,部分船運公司已著手調整航線,將美加航線的運力轉至歐地航線。一些快遞公司也在積極與客戶溝通,調整運營方案,以降低關稅政策對業務的影響。
與此同時,外貿企業也在積極開拓多元市場。部分企業正在向歐洲市場遷移供應鏈,以應對關稅挑戰。數據顯示,近期部分跨境電商平台的美區App Store下載排名大幅上漲,表明美國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一些外貿龍頭企業表示,不排除對美出口漲價的可能,以應對成本上升的壓力。
在網際網路平台和產業鏈企業的支持下,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的步伐正在加快。然而,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外貿企業轉型過程中需防範內卷式競爭。為此,平台企業通過專項小組和幫扶措施,幫助外貿企業熟悉國內市場規則,提升線上運營能力。
京東相關負責人透露,扶持計劃公布三天內,已有近3000家企業與京東接洽,尋求合作和幫助。天貓開通「藍星計劃」專屬入駐通道,為外貿企業提供1對1指導。京東還設立「7×24小時」線索收集反饋小組,啟動產業帶駐點辦公幫扶。
專家建議,外貿企業應堅定信心,用好網際網路平台的扶持政策,同時發揮自身優勢,加緊研發,開拓藍海市場。在政策措施方面,可以引導「以舊換新」等扶持政策向「出口轉內銷」企業傾斜,形成促消費增量,避免對國內市場造成擠壓。
網際網路平台和產業鏈企業的協同發力,為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通過資金、流量、資源等多方面的扶持,外貿企業得以在國內市場找到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防範內卷式競爭、開拓增量市場也成為轉型過程中的關鍵。未來,隨著政策的進一步引導和企業的積極應對,外貿企業有望在國內外市場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