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電力 資訊詳情
2025年光伏發電行業現狀分析:裝機規模創新高
 光伏發電 2025-04-23 09:58:0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中國光伏發電行業延續了高速發展的態勢,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多重推動下,裝機規模、產業產量和技術水平均取得了顯著進展。隨著「十四五」規划進入收官之年,2025年光伏發電行業將面臨從政策驅動向市場主導的歷史性轉變,市場化轉型與結構性優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特徵。以下將從資源情況、政策制度、建設與運行情況、產業進展以及綠證市場等多個方面對2024年光伏發電行業進行總結,並展望2025年的發展趨勢。

  一、光伏發電資源情況:總體資源正常略偏小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光伏發電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4年,全國太陽能資源總體呈現正常略偏小的年景。全國平均年水平面總輻照量為1511.8千瓦時/平方米,較近10年平均值偏小4.9千瓦時/平方米。全國平均年最佳斜面總輻照量為1733.9千瓦時/平方米,較近10年平均值偏小6.9千瓦時/平方米;全國平均固定式光伏電站首年利用小時數為1439.1小時,較近10年平均值偏少5.7小時。儘管資源情況略顯不足,但光伏發電行業依然實現了裝機規模的快速增長。

  二、光伏發電政策制度:持續支持與規範管理

  2024年,光伏發電行業政策延續了「十四五」時期深化能源綠色轉型的總體思路,進一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資源普查、設備更新、多元應用、規範管理和標準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的出台,在法律層面進一步確立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優先開發利用的基本點,為光伏發電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相關部門還印發了多項通知和指南,推動光伏發電資源普查、設備更新、多元應用和標準體系建設。例如,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開展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普查試點工作,國務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發布通知推動光伏治沙項目開發建設,工信部發布指南加強光伏產業標準體系建設。這些政策措施為光伏發電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

  三、光伏發電建設與運行情況:裝機規模創新高,發電量顯著增長

  2024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78億千瓦,同比增長28.5%,占全國新增裝機的64%。截至2024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8.86億千瓦,同比增長45.5%,占全國電源總裝機的26.4%。從裝機結構來看,集中式光伏新增裝機占比反超分布式光伏,達到57.4%。集中式光伏新增裝機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古、雲南、河北、青海等省份,而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則以江蘇、浙江、廣東等東部和南部負荷地區為主。在運行方面,儘管太陽能資源總體偏小,但全國光伏發電量達到83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7%,占全部電源總發電量的8.4%。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約為96.8%,雖然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分地區來看,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陝西等省份光伏發電利用率偏低,低於95%,主要受新增裝機較大、本地消納有限、送出通道不足等因素影響。

  四、光伏發電產業情況:產量增長與技術進步

  2024年,光伏產業繼續保持產量與技術雙輪驅動的發展態勢。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等各環節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10%,但價格普遍下降30%~50%,製造企業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在技術方面,電池轉換效率穩步提升,n型TOPCon、HJT、XBC電池片平均轉換效率分別達到25.4%、25.6%、26.0%。先進電池技術產業化成果顯著,LIF技術實現對LSE的替代,銀包銅電極成為HJT電池金屬電極製備的主流技術。海外市場方面,受貿易壁壘和產業格局影響,光伏產品出口量各環節增減不一,電池片、組件出口量同比增加46.3%、12.8%,而矽片出口量同比下降13.3%。出口市場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出口量超1吉瓦的國家(地區)從2023年的29個增加到38個,亞洲市場尤其是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增長較快。

  五、光伏發電綠證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

  光伏發電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光伏發電項目的環境權益主要通過綠證市場交易實現。2024年,全國光伏綠證核發約8.27億個,同比增長超過10倍。對已建檔立卡的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基本完成自2022年6月以來歷史電量的綠證核發。2024年光伏綠證交易約2.02億個,同比增長超過4倍,約占全國綠證總交易量的45.3%。綠證市場的活躍度顯著提升,為光伏發電項目的環境權益提供了重要的市場保障。

  六、2025年光伏發電行業展望:市場化轉型與結構性優化

  展望2025年,作為「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國光伏發電行業將實現從政策驅動向市場主導的歷史性轉變,呈現市場化轉型與結構性優化的雙重特徵。在價格機制方面,新能源全面入市政策將推動價格信號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指揮棒」,差價結算將重塑電力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綠證市場則為光伏項目入市提供重要場外保障,形成「電力市場+綠證市場」的雙輪驅動模式。在裝機布局方面,新的價格機制將促進光伏發電裝機分布持續優化,消納能力強、電價水平較高的中東南部地區將成為新增裝機的重要區域。集中式光伏受大基地建設周期、區域消納能力等影響或呈現波動性特徵。月度裝機節奏將出現結構性調整,在「新老劃斷」政策驅動下,5月或成為全年裝機高峰,形成「前高后穩」的市場節奏。在環境權益市場方面,隨著代理商逐步入市,核發交易效率將大幅提升,分布式光伏綠證供給量將顯著增加,尤其對中東南部區域,市場需求進一步釋放,將成為新的交易增長點。此外,光伏項目配儲模式將發生根本性轉變,從強制配儲轉向市場化驅動的「按需配置」,尤其在西北等消納受限地區,配儲將成為提升電力交易價格的重要工具。

  綜上所述,2024年中國光伏發電行業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實現了裝機規模、產業產量和技術水平的顯著提升。展望2025年,隨著市場化轉型與結構性優化的推進,光伏發電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為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持續動力。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光伏發電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