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建築行業對綠色、智能、低碳發展的需求日益增強,鋼結構建築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作為一種高效、環保的建築形式,鋼結構建築不僅能夠大幅提升施工效率,還能顯著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特別是在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背景下,鋼結構建築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鋼結構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在河北省唐山市,一座建築面積為1867.10平方米的全裝配式鋼結構研發樓在短短20天內拔地而起。這座建築採用框架支撐裝配式鋼結構體系,最大跨度達到19.5米,展現了鋼結構建築在設計和施工上的高效性。通過「工廠預製、現場裝配」的模式,約300噸重的鋼構件全部在工廠預製完成,現場採用高強度螺栓與焊接複合連接,實現了「兩天一層」的裝配效率。與傳統工藝相比,這種全流程的高效協同使建造效率提升了300%。
鋼結構建築不僅施工效率高,在綠色環保方面也表現突出。數據顯示,每平方米鋼結構建築比鋼筋混凝土建築在施工過程中可減少能耗12%、減少用水量39%、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減少粉塵排放59%、減少固廢51%。這些數據充分體現了鋼結構建築在節能降碳和減少環境污染方面的顯著優勢。隨著國家對綠色建築標準的不斷完善,鋼結構建築將成為推動建築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儘管鋼結構建築在公共建築和大跨度空間領域發展較快,但鋼結構住宅的滲透率仍然偏低。近10年來,鋼結構住宅面積占全國房屋建築面積的比重僅為1%左右。鋼結構住宅的推廣應用需要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融合,聚焦住宅的性能和品質提升,通過材料、工藝和技術的創新,解決結構體系不適用、牆板材料不匹配、性價比不高等問題。只有系統性解決這些痛點,才能建造出老百姓買得起、住得好的鋼結構住宅。
為推動鋼結構建築的發展,相關部門正在研究促進鋼結構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時,產業界也在積極構建「鋼鐵—鋼結構—建築—房地產」的融合生態圈,加快推進產業融合和協同創新。河北省作為鋼鐵大省和建築業大省,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明顯的政策驅動優勢。目前,河北省有59家鋼構件生產企業,年設計產能達370萬噸,其中唐山市的鋼構件產能位居前列。為抓住發展機遇,唐山市將繪製鋼結構全產業鏈圖譜,吸引更多企業進駐,完善產業鏈生態體系,打造區域產業品牌。
總結
鋼結構建築以其高效、綠色、智能的特點,正在成為建築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從裝配式建築的快速實踐到綠色環保的顯著優勢,再到政策支持和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推動,鋼結構建築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鋼結構建築將在推動建築行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