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文旅消費逐漸成為服務消費的重要增長點,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隨著相關政策的出台,擴大文體旅遊消費被再次強調,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然而,如何在滿足外地遊客需求的同時,兼顧本地居民的日常文旅消費,成為當前文旅均衡發展的關鍵課題。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文旅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文旅市場的多業融合趨勢日益明顯,傳統的文旅業態正被新的生活方式所取代,「體驗感」和「打卡點」逐漸成為文旅體驗的核心。在旅遊旺季,外地遊客和本地居民的大量湧入,往往導致消費價格上升、服務質量下降,影響整體消費體驗。而在淡季,客源不足又容易使商家對投入的預期和信心減弱。因此,區域間需要打破壁壘,加強合作,通過理念融合和景區協同,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與高效利用。
中小城市憑藉其原生態特色和性價比優勢,逐漸成為周末游和親子游的首選地。在文旅競爭中,既要注重已有景區的鏈條式建設,也要進行適應性改造,增加民俗文化、餐飲美食、非遺體驗等地域特色活動的頻次。這不僅能夠吸引外地遊客,也能讓本地消費者感受到新鮮感,從而提升文旅消費的吸引力。
文旅空間的構建需要從「旅遊目的地」向「生活目的地」轉型,滿足外來遊客和本地居民的不同需求。通過城市更新,保留本地文化民居,留住原生態生活氛圍,形成主客文化認同與情感聯結。這種空間設計不僅能夠提升遊客的體驗感,也能讓本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文旅的魅力。
文旅市場的長遠發展,既要緊抓外地遊客的增量市場,也要守住本地居民的存量市場。通過提升差異化產品供給和智慧服務,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將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規劃的肌理,加強區域協同、政策支持及數字賦能,實現「遠客近鄰」的共贏發展。
總結
文旅消費作為服務消費的重要增長點和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其高質量發展需要平衡外地遊客與本地居民的需求。通過打破地域壁壘、增強本地消費吸引力、構建主客共享空間以及提升差異化產品供給,文旅產業將實現更加均衡和可持續的發展,為區域經濟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