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船舶工業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再次取得重要進展。近日,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順利完成塢內起浮,標誌著該項目建設進入全新階段。這一里程碑節點的實現,不僅展示了中國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的技術實力,也為後續建造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大型郵輪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愛達·花城號"的建造過程展現出顯著的技術進步和效率提升。與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相比,從入塢總裝搭載到實現首次起浮的用時縮短了整整一個月。在項目總目標工時降低20%的基礎上,僅用57.2%的實動工時就完成了超過70%的項目整體進度。這一效率的提升,充分體現了中國船舶工業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的快速成長。
此次起浮過程中,"愛達·花城號"展現出更高的建造質量。由於全船已經完成了更多項目的安裝,整船起浮重量較首制船增加了3654噸。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建造進度的加快,更體現了建造完整性的顯著提升。起浮重量的增加,意味著更多系統和設備已經完成安裝,為後續的內裝和系統調試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起浮是大型郵輪建造過程中的關鍵節點,其順利實現標誌著項目進入新的階段。為確保起浮工作順利進行,相關單位制定了周密的起浮工作方案,建立了完善的指揮網絡體系,為這一重要節點的實現提供了全方位保障。此次起浮的成功,不僅為2026年底的完工交付打下了堅實基礎,更標誌著中國在大型郵輪設計建造領域實現了重要突破。
中國船舶工業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取得的這一系列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國製造的實力和水平。從建造效率的提升到建造質量的保證,再到關鍵節點的順利實現,每一步都凝聚著中國船舶工業的智慧和努力。隨著"愛達·花城號"項目的持續推進,中國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必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未來更多國產大型郵輪的成功建造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