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無機化工 資訊詳情
喚醒鹽鹼地:科技助力糧食安全新篇章
 鹽鹼 2025-04-29 04:03:03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糧食安全日益受到關注的背景下,鹽鹼地的開發利用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我國擁有約15億畝鹽鹼地,其中約5億畝具有開發利用潛力。近年來,通過科技創新和綜合治理,鹽鹼地正從「白色荒漠」轉變為「新糧倉」,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和糧食安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一、科技攻堅:鹽鹼地治理的突破性進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鹽鹼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吉林省大安市,春耕備耕工作已經啟動。通過有機肥和土壤改良劑的應用,曾經的荒灘成功化身為「新糧倉」。2024年10月,龍海灌片03片區的稻田迎來第二次豐收季,種植的中科發21-9號品種水稻平均畝產達到636.19公斤,pH值從原來的10以上降至7到8之間。這一成果得益於「有機矽功能肥生態治理鹽鹼地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這一科技成果,該成果創造產值效益56.18億元。

  二、綜合施策:破解鹽鹼地治理難題

  鹽鹼地治理利用是世界性難題,目前主流的治理技術包括物理手段、化學手段、生物手段和農藝手段。專家提出,要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制定包括工程建設、土壤改良、種植管理到可持續養護措施在內的成套修複方案,以實現長期、全面的改良效果。例如,山東突破的鹽鹼地花生栽培技術帶動農戶畝均增收350元以上,新疆博湖種植的耐鹽鹼水稻平均畝產突破700公斤。

  三、全產業鏈延伸:規模化品牌化的發展方向

  從各地經驗看,開展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一方面需要政府更加積極有為,另一方面,在如何形成市場化利益機制導向、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河北滄州的鹽鹼地治理經驗表明,在技術改良的基礎上,進一步向產業鏈縱深延伸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2024年以來,滄州市積極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建設,發布實施了一系列地方標準,建立健全農產品全程監督管理協作機制,著力構建品牌體系。鹽鹼地農產品全產業鏈產值超百億元。

  鹽鹼地的開發利用不僅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科技創新和綜合治理,鹽鹼地正從「白色荒漠」轉變為「新糧倉」。未來,應繼續在技術研發、規劃扶持、產業鏈建設等方面協同發力,建立系統化的綜合治理體系,以降低治理成本、提升長期收益,進一步釋放鹽鹼地改造開發潛力。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鹽鹼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