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2025年一季度上市公司財報陸續披露,保險資金在A股市場的投資動向逐漸清晰。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已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公司中,保險資金重倉持有434隻個股。從行業分布來看,銀行股依然是保險資金的重點配置方向,通信、能源等板塊也獲得顯著增持。在低利率環境下,高股息資產正成為保險資金配置的核心選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保險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在保險資金的投資組合中,銀行股占據重要地位。截至4月28日,在剔除保險公司的關聯持股後,銀行股被持倉數量最高。其中,滬農商行、南京銀行等銀行股獲得保險資金重點配置。業內人士分析,銀行股具有估值低、股息率高的特點,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能夠為保險資金提供穩定的收益來源。銀行股較低的市盈率和市淨率,使其成為保險資金配置的優選標的。
除銀行股外,通信運營板塊也獲得保險資金青睞。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等通信運營商被保險資金重倉持有。同時,交通運輸、能源、採礦等行業也獲得保險資金重點配置。這些行業在政策支持下具備較強的行業壁壘,能夠為保險資金提供一定的成長性溢價。這些板塊兼具成長性與穩定性,符合保險資金資產配置的需求,既能分享行業發展紅利,又能兼顧資金安全。
2024年全年保險資金舉牌次數達20次,而2025年一季度舉牌次數已超去年的一半。截至4月28日,年內已有6家保險公司累計12次舉牌上市公司。從舉牌行業分布來看,12次舉牌中有6次涉及銀行股,銀行H股更是成為保險資金扎堆布局的重點領域。這一現象反映出保險資金對高股息資產的持續偏好。
近期,監管部門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勵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1月22日,相關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從實施長周期考核、加大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等多角度引導保險資金入市。4月,金融監管部門發布通知,明確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為保險資金提供更多入市空間。這些政策舉措為保險資金加大權益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
展望未來,保險資金在A股市場的投資將更加注重"穩中求進"。在保持穩健收益的基礎上,適度增加對成長性板塊的配置比例。預計保險資金將繼續偏好高股息、低估值的藍籌股,尤其是金融、公用事業、消費等傳統防禦性板塊。同時,保險資金可能逐步加大對科技創新和綠色經濟相關板塊的布局。新能源、高端製造、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領域的企業,儘管估值較高,但其長期成長性符合保險資金戰略配置需求。
總結來看,在低利率環境下,保險資金正積極調整A股投資策略,高股息資產成為配置核心。銀行、通信、能源等板塊獲得重點布局,同時保險資金舉牌熱情持續高漲。在政策支持和市場環境變化的推動下,保險資金未來將繼續優化權益投資結構,在穩健收益和成長性之間尋求平衡,為A股市場注入更多長期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