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香港計程車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隨著網約車平台的陸續進入,傳統計程車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從2014年Uber的進駐,到2024年高德地圖的加入,再到滴滴出行的試點,香港的出行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這一系列變化不僅影響了乘客的出行方式,也對計程車牌照價格、司機收入以及行業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計程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14年,Uber正式進入香港市場,開啟了網約車模式在香港的探索。經過11年的發展,Uber在香港已經擁有穩定的用戶群體,截至2024年上半年,累計接載乘客約360萬人次,其中12%的行程來自海外遊客。2024年,高德地圖通過與本土出行企業合作,推出多語言界面、實時路線規劃和便捷電子支付等功能,吸引了大量內地遊客和赴港學生。滴滴出行也在近期開始試點網約私家車服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
網約車平台的優勢在於其靈活性和低成本。與傳統計程車相比,網約車司機無需支付高昂的日租金,僅需承擔平台抽成和較低的保險費用。例如,網約車司機每年保險費用約為1000至2000港元,而計程車司機則需支付7000至8000港元。此外,網約車平台通過動態加價和任務獎勵機制,提高了司機收入的透明度和靈活性,同時也為乘客提供了更便捷的支付方式和更低的出行成本。
網約車的興起對傳統計程車行業造成了巨大衝擊。香港計程車牌照價格從2015年的700萬港元峰值一路下跌,至2025年4月28日,市區計程車牌照參考價格僅為244萬港元。這一下跌趨勢主要受到網約車衝擊、高息環境和保險費用高昂等因素的影響。
面對困境,計程車行業開始積極自救。一些車行通過組建新型計程車車隊,引入電動汽車、提供電子支付和提升服務質量等方式,試圖與網約車競爭。例如,某車行組建的「幫到你車隊」不僅提供充電線、紙巾和礦泉水等便利設施,還要求司機統一著西裝上崗,以提升服務形象。此外,香港特區政府也在籌備一批新型計程車車隊,計劃在2027年前投放3000輛電動計程車,並提供補貼。
網約車的快速發展也引發了政策監管的討論。目前,香港網約車以私人車輛進行商業營運,缺乏相應的牌照和法律約束,導致不公平競爭。對此,香港特區政府計劃在2025年內出台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網約車平台的合規要求,包括車輛類別、數目以及平台、車輛和司機的相關牌證要求。
政策制定者認為,網約車的普及是大勢所趨,但需要在法律框架下進行公平競爭。通過提升計程車服務質量和引入網約化改造,傳統計程車行業有望在競爭中找到新的發展路徑。同時,特區政府也將加強對非法營運車輛的打擊力度,確保市場秩序的穩定。
香港計程車行業在網約車的衝擊下,正經歷著深刻的轉型與挑戰。從網約車平台的崛起到傳統計程車行業的自救,再到政策監管的逐步完善,各方都在探索一條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道路。未來,隨著法律法規的出台和行業服務的提升,香港計程車行業有望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和優質的出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