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手機終端 資訊詳情
小米低調反思,智能駕駛行業回歸理性
 小米 2025-04-24 09:06:3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的上海車展,汽車工業的變革浪潮依然洶湧,但行業焦點已從「智能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轉向了「安全冗餘」和漸進式路線。小米SU7事件後,車企在智能輔助駕駛宣傳上更加理性,行業開始反思過度營銷的問題。與此同時,華為在車展上大展拳腳,成為眾多車企智能化領域的合作方。智能駕駛行業正經歷一場從激進到理性的轉變,安全性和用戶體驗成為核心關注點。

  一、小米低調反思,行業回歸理性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小米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小米在本屆上海車展上的表現與去年形成鮮明對比。儘管小米汽車展台依然人流密集,但小米CEO並未出席,聲量明顯減弱。展台上展示了SU7和SU7 Ultra車型,吸引了不少觀眾,但更多人是為了領取限量發放的棒球帽。小米汽車官方微博稱,每日送出5000頂棒球帽,每頂售價129元,當天下午已全部發放完畢。

  小米的沉默折射出行業對智能輔助駕駛過度營銷的反思。業內普遍認為,智能輔助駕駛的競爭已進入深水區,車企需要的是經過大規模驗證的可靠方案,而非「期貨」式的技術承諾。小米的低調態度,正是行業對激進路線集體反思的體現。

  二、華為擴容,智能化合作版圖擴大

  與小米的低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在本屆車展上的活躍表現。華為的鴻蒙智行展區人頭攢動,展示了與多家車企合作的成果。華為不僅與上汽集團合作推出「尚界」品牌,還與江汽集團合作推出尊界車型,並在展台上展示了兩台展車。此外,上汽大通MAXUS宣布與華為合作,成為首個與華為合作的輕型商用車品牌。

  華為在智能化領域的合作版圖不斷擴大,不僅與國內車企合作,還與寶馬、奧迪等外資車企展開合作。華為已成為眾多車企在智能化領域的首選合作夥伴,其技術實力和合作模式備受行業認可。

  三、智能駕駛宣傳降溫,安全冗餘成焦點

  智能輔助駕駛事故頻發後,行業更加關注如何降低接管率、提升極端場景的應對能力。多家車企強調打造「冗餘式」智能駕駛安全系統,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提升安全性。特斯拉堅持視覺方案,通過提升算力、算法和模型訓練實現自動駕駛感知功能,而多數車企則選擇雷射雷達作為重要傳感器,以提供冗餘安全性。

  雷射雷達雖感知效果更佳,但成本較高。車企採用純視覺加雷射雷達的形式,並非單純因為算力不足,而是希望通過兩者結合,在算力和算法共同作用下突破上限。雷射雷達在處理特殊場景以及實現L3級自動駕駛時,能作為異構傳感器增加安全保障。

  四、政策規範,智能駕駛行業去泡沫化

  工信部對智能駕駛宣傳進行糾偏後,行業開始討論自動駕駛降溫的問題。新規重申了「人機共駕」的基本原則,強調汽車應是人與機器協同的產物,系統需要明確區分控制權歸屬。新規並非延緩輔助駕駛技術的開發速度,而是為行業劃定了更清晰的安全底線,提高技術的準確性和可用性。

  政策收緊實質上是「去泡沫化」過程,剔除過度承諾的技術噱頭,迫使企業回歸用戶真實需求。當技術路徑被規範後,競爭終局將取決於誰能將安全、成本、體驗三者平衡至最優解,而非單純追求「無人駕駛」的激進敘事。

  智能駕駛行業正經歷從激進到理性的轉變,安全性和用戶體驗成為核心關注點。小米的低調反思和華為的擴容合作,反映了行業對智能輔助駕駛技術路線的重新審視。政策規範和技術進步共同推動行業去泡沫化,車企需要在安全、成本和體驗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熱門推薦

小米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