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醫療服務 資訊詳情
醫療信息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醫療 2025-05-06 15:21:44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醫療信息泄露事件頻發,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從孕婦隱私被月子中心精準獲取,到醫務人員非法出售產婦信息,這些事件不僅暴露了醫療信息管理的漏洞,也凸顯了個人信息保護的緊迫性。醫療信息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亟需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一、醫療信息泄露事件頻發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醫療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近日,山東一名孕婦收到某月子中心的「好友」申請,對方對其電話、住址、懷孕周數等隱私信息了如指掌。該孕婦剛在當地一家醫院和婦幼保健院做完產檢,此前從未在任何機構留下孕產信息,因此立即向相關部門投訴。醫院客服回復稱,可能是月子中心冒用醫院名義進行推銷,並承諾徹查此事。這類事件並非首次發生,產科、新生兒科成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

  二、利益驅動下的信息販賣

  醫療信息泄露的背後,往往存在利益驅動。此前有案例顯示,某保健按摩中心經營者為擴大客源,向醫院產科主管護師提出提供產婦信息,並承諾每發展一名客戶給予50元或60元報酬,若客戶後續辦卡消費則另支付10%的提成。截至案發,該護師已出售包括產婦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分娩日期、分娩方式等在內的產婦健康生理信息500多條。這種非法交易不僅侵犯了患者隱私,也嚴重損害了醫療機構的公信力。

  三、醫療信息泄露的多重途徑

  醫療信息泄露的途徑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外包服務漏洞、患者自身疏忽、公共場景泄露等。第三方檢驗機構、醫療設備維保商等合作方接觸患者數據時,可能存在管理不善導致信息泄露的風險。患者隨意丟棄帶有個人信息的檢查單據、處方箋,也可能成為信息泄露的源頭。此外,醫院WiFi被植入竊取程序、自助終端遭遇竊密等公共場景泄露問題也不容忽視。醫保結算環節中,患者的用藥記錄在流轉時也可能產生數據泄露風險。

  四、法律與治理舉措的完善

  我國《民法典》明確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隱私和個人信息或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針對醫療信息泄露問題,國家衛健委曾發布《患者安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要求保障診療信息安全,提高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加強帳號信息和權限管理,定期開展安全自查,防止數據泄露、毀損、丟失,嚴禁任何人擅自向他人或其他機構提供患者診療信息。

  五、醫療信息安全的未來展望

  醫療信息安全問題不僅關乎個人隱私保護,更涉及社會信任體系的構建。未來,醫療機構應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完善信息保護機制,提高醫務人員的信息安全意識。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販賣醫療信息的行為,構建更加嚴密的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只有通過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醫療信息泄露事件的發生,保障患者的合法權益。

  醫療信息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亟需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從法律層面到實際操作,從醫療機構到個人,各方都應積極參與,共同構建一個安全、可信的醫療信息環境。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醫療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