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文化自信的增強和旅遊需求的多元化,文博美展逐漸成為城市文旅融合的重要載體。上海作為國際文化大都市,通過一系列高水準的展覽,不僅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打卡,推動了城市文化消費的繁榮。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文旅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下月,上海博物館東館將迎來「龍騰中國:紅山文化古國文明特展」。該展覽以牛河梁遺址為代表的紅山文化為核心,展示了中國最早的文明形態,實證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作為「何以中國」文物考古系列的第四展,展覽將聯合遼寧、河北、內蒙古等地文物考古部門,匯聚紅山文化的最新文物考古成果,有望成為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紅山文化特展。
今年7月,世博會博物館將展出「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展。展覽匯聚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等希臘境內14家博物館和文物機構的270件珍貴藏品,如著名的桃金孃形花冠,宙斯、雅典娜以及亞歷山大等雕塑頭像,包含金器、青銅器、陶器、雕塑等多種品類,時間跨度從公元前5800年的希臘新石器時代到公元前1世紀的希臘化時代,全面展現了古希臘的社會和文化風貌。
浦東美術館今年首個重量級大型藝術展覽「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已於4月26日向公眾開放。展覽展出陳逸飛大師近百件代表性作品,涵蓋了油畫、版畫、素描、水彩、雕塑、影像等多種藝術樣式,全方位地呈現陳逸飛創作生涯各個階段的樣貌和整體藝術成就。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第二輪五年展陳合作的首個常設展「重塑景觀」藝術展於4月29日對公眾開放。展覽通過繪畫館藏、裝置藝術、電影以及新媒體等形式,分七個章節,展現了從野獸派到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等各類藝術流派的傑作。
此外,奉賢區博物館舉辦的唐代生活美學文物精華展,閔行區博物館舉辦的湖北曾侯家族墓出土文物展,展品雲集,質量很高,也值得一看。這些展覽不僅展示了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也為市民遊客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
總結
上海通過「大博物館計劃」「大美術館計劃」等一系列舉措,精心打造了「何以中國」「何謂海派」「對話世界」系列文博美術大展品牌,推出了「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古埃及文明大展」等一大批高人氣、高品質的現象級展覽。這些展覽不僅滿足了市民遊客品味文化、感悟歷史的審美需求,也通過「文博+」「展覽+」帶動了城市整體消費,為上海文旅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