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油價波動與財政壓力下,沙特將旅遊業定位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通過聚焦中高端市場的差異化開發、強化基礎設施投入及擴大國際客源基數,這個以石油經濟聞名的國家正加速構建多元化旅遊生態體系。其2030年戰略目標不僅包括新增36萬間酒店客房,更計劃吸引7000萬國際遊客,彰顯了從傳統能源輸出向綜合型旅遊目的地轉型的決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旅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沙特以紅海開發、AMAALA和埃爾奧拉等標誌性項目為核心,打造世界級高端旅遊品牌。紅海全球公司(RSG)近期啟動的Laheq島開發計劃涵蓋豪華公寓與高爾夫球場建設,並聯合國際酒店集團推出融合希臘風情的度假綜合體。迪里耶文旅區同步推進歌劇院及國際品牌酒店落地,通過引入帆船酒店級設施提升區域吸引力。這些項目雖占據有限客房比例(預計不超過15%),卻成為塑造沙特旅遊形象的關鍵窗口。
沙特旅遊局明確將中端住宿作為戰略重心,計劃到2030年實現中檔酒店占新增客房85%以上的供給結構。當前數據顯示,儘管高端項目遊客量增長顯著,但其高昂成本限制了大眾消費群體。通過建設三至四星級酒店集群,沙特旨在填補價格區間空白,形成覆蓋不同收入層次的住宿網絡。這種布局策略既契合國內70%市場占比的本土客群需求,也為國際中端客源提供性價比選擇。
沙特正從依賴本地遊客轉向全球市場拓展,計劃到2030年將國際遊客比例提升至關鍵閾值。其戰略不僅聚焦簽證便利化和營銷網絡建設,更強調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中東旅遊共同體概念。例如,紅海項目與希臘酒店集團的合作模式,正是區域資源整合的典型案例。旅遊局官員指出,未來遊客流向將突破單一城市限制,在沙特輻射下帶動整個阿拉伯半島的旅遊活力。
綜觀沙特旅遊業發展藍圖,其戰略路徑呈現出清晰的層級架構:以高端項目塑造品牌高度,中端供給夯實產業基礎,國際市場拓展驅動增長引擎。通過36萬間客房建設目標和7000萬遊客願景,沙特正將旅遊業轉化為經濟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在全球旅遊版圖上樹立起能源大國轉向綜合型目的地的新坐標。這種多維度布局不僅重塑本國經濟結構,更可能引發中東地區旅遊生態的連鎖變革,為區域合作開闢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