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多個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及防洪調控項目取得關鍵性進展。作為國家水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流域、珠江流域以及長三角地區的多項重點水利工程正在加速推進,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安全提供堅實保障。通過技術創新與施工效率提升,各地工程正朝著既定目標穩步邁進。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水利工程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作為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核心節點,古賢水利樞紐的建設進展備受關注。當前正處於雙導流洞貫通的關鍵階段,這一環節是今年工程建設的重點任務。施工團隊創新採用"雙向對挖+動態支護"工藝,在上下游同步實施鑽孔爆破作業,大幅縮短了施工周期。同時通過自進式預應力錨杆進行圍岩加固,既提升安全性又保障工程進度。該技術的應用有效破解了複雜地質條件下的施工難題,為後續主體工程建設奠定基礎。
這一廣東省規模最大的引調水工程正進入全面攻堅階段。目前上萬建設者與2000餘台大型設備協同作業,已實現隧洞掘進80公里,其中23條支洞貫通16條。管線埋設完成率超過50%,達138公里,取水口地心泵站主體結構施工也已完成填築。按計劃年底前將鋪設200公里管線,完成總任務量的80%。該工程建成後將惠及粵西千萬人口,成為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核心支撐。
作為國家重大水網項目之一,鏡嶺水庫近日完成了樞紐區關鍵節點爆破工作。目前大壩樞紐與11個輸水標段同步推進,各環節均按計劃有序展開。這一工程通過科學統籌多工序交叉作業,在保障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加速推進,為後續主體結構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作為"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的重要支撐,該工程正全面提速建設。蒙城、利辛兩座水廠取水口門已完成建基面以下主體結構施工,渦陽水廠主體工程也已竣工。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各標段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強化技術保障,確保工程建設與民生需求精準對接。
這些重點項目的穩步推進,標誌著我國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化建設取得新突破。通過技術創新、多方協作及科學管理,黃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珠三角水資源調配體系完善以及長三角區域水網互聯互通等目標正加速實現。隨著工程節點的接連突破,其綜合效益將逐步顯現,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