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蓄電池行業在全球能源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鉛蓄電池憑藉其成本低、技術成熟等優勢,廣泛應用於汽車、通信、電力等多個行業。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球鉛蓄電池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僅我國每年鉛蓄電池的產量就高達數千萬噸。然而,隨著鉛蓄電池使用量的不斷攀升,廢舊鉛蓄電池的回收問題逐漸凸顯,成為制約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鉛蓄電池作為一種常見的化學電源,其報廢機理與自身的化學反應密切相關。在充放電過程中,鉛蓄電池內部發生可逆的化學反應,陽極的鉛和陰極的二氧化鉛在硫酸溶液的作用下相互轉化,實現電能與化學能的轉換。但在實際使用中,電極板上會逐漸形成硫酸鉛覆蓋層,隨著覆蓋層加厚,電池導電性能下降,直至失去放電能力,達到報廢標準。
再生鉛回收工藝是實現廢舊鉛蓄電池資源再利用的關鍵。《2025-2030年中國蓄電池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在西方國家,早已經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再生鉛回收工作,部分已開發國家甚至實現了廢舊鉛蓄電池 100% 回收。我國的廢舊鉛蓄電池回收也在有序推進,回收率達到 85%。目前,再生鉛工業採用了先進的工藝機械,對含鉛膏進行脫硫處理,並通過火法、濕法或乾濕結合的方法回收鉛,有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必要性。一方面,鉛蓄電池中含有硫酸、鉛合金等多種物質,隨意丟棄會對土壤、水體等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其中的重金屬還會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另一方面,廢舊鉛蓄電池中包含大量可回收利用的高價值材料,如板柵、鉛泥等,回收這些材料不僅能減少資源浪費,還能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據調查,廢舊鉛蓄電池的回收可提供 75% 的鉛回收率,再生鉛在我國鉛供應中占比達到 85%,同時,其外殼材料也可加工成再生塑料,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我國廢舊鉛蓄電池回收體系逐漸完善,參與回收的主體包括物資再生利用企業、蓄電池製造廠商等,但回收渠道主要掌握在個體戶手中。雖然市場上已基本構建起回收系統,但在回收和轉運過程中,由於部分生產經營者環保意識不足,存在拆解不規範的情況,導致毒害物質排放,不僅污染環境,還造成鉛資源浪費。
國外在廢舊鉛蓄電池回收方面有許多值得借鑑的經驗。以美國為例,其建立了完善的回收體系,通過設置不同顏色收集箱對電池進行分類回收,還創新了多種回收途徑。日本則要求公民將廢舊鉛蓄電池送至指定回收站,由專業廠家集中回收處理,杜絕隨意丟棄和拆解。
在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利用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回收環節若缺乏完善制度和治理對策,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回收的廢舊鉛蓄電池可能因殘留電量在存儲或運輸中發生爆炸;電池泄漏會腐蝕運輸工具和儲存容器;存儲過程中,金屬元素受淋溶作用進入土壤和水體。在拆解過程中,殘留的高濃度鉛硫酸液體若處理不當,會污染土壤、地下水和空氣;熔煉設備密閉性差會導致含鉛廢氣外溢,污染大氣;冶煉產生的污泥和粉塵若不科學處理,也會對空氣和土壤環境造成危害。
當前,我國廢舊鉛蓄電池回收面臨著正規回收企業發展受阻,被非正規回收企業制約的困境。每年有百萬噸以上的廢舊鉛蓄電池去向不明,超過 60% 流入非正規渠道。在鉛產量減少、需求增多、價格上漲的背景下,一些小企業為追求利潤,非法回收和拆解廢舊鉛蓄電池。據統計,一些非法回收拆解案例涉及總量超 1.5 萬噸,非法人員獲利千餘萬元,而修復環境污染可能需耗費兩千萬元。非法回收不僅破壞生態環境,危害人體健康,還擾亂了市場秩序,擠壓了正規回收企業的生存空間。
合法回收企業也面臨諸多難題,導致部分企業停產,而非法回收企業屢禁不止。一方面,部分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雖有回收意向,但由於回收要求高、手續複雜、成本高且回收來源無法保障等因素,放棄開展回收業務。另一方面,我國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制度和體系不完善,整治力度不足,稅收不合理,行業存在惡意競爭。此外,正規回收企業因污染治理設備投入大,運行風險高,在與非正規小作坊的競爭中處於劣勢,非正規小作坊雖污染嚴重、鉛回收率低,但成本低,利潤空間大,加大了企業統計和監管的難度。
為解決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問題,可引入西方已開發國家的成熟發展模式,落實生產責任制。堅持 「誰生產、誰負責」「誰銷售、誰回收」 的原則,鼓勵蓄電池生產企業構建回收體系,建立信息系統,明確電池生產和回收狀態。企業可通過押金置換、依舊換金等方式,完善回收體系,設置服務網點,並向社會公布回收地點和方式。同時,鼓勵企業間合作,提高回收效率,降低回收成本。
建立廢舊鉛蓄電池回收信息統計系統至關重要。通過該系統,對蓄電池生產企業的產品信息,如電池類型、重量、數量及流向等進行精準登記,並每年向相關部門匯報,為監管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實現對廢舊鉛蓄電池的有效監管。
相關部門應簡化廢舊鉛蓄電池回收申報程序,構建一站式審批流程,對符合準入條件的項目給予大力支持,提高申報效率。在稅收方面,對能源循環利用的經濟項目給予減免,同時提供政策補貼,促進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冶煉行業的規範化發展。
政府部門需強化監督力度,加大執法宣傳。堅決取締不規範的回收小作坊和個體,對冶煉污染問題追究責任,加強執法力度,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推行公眾監督職能,建立全面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公眾參與監督。同時,加強環保宣傳教育,通過多種途徑讓公眾了解廢舊鉛蓄電池的危害,提高環保意識,推動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和冶煉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再生鉛回收產量,節約社會資源,降低企業成本。
在2025年的蓄電池行業中,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問題亟待解決。從其報廢回收的原理、工藝和意義,到國內外回收現狀、面臨的困境,都表明這一問題的複雜性和緊迫性。通過引入成熟模式、建立信息系統、簡化申報程序和強化監督執法等一系列對策,有望規範廢舊鉛蓄電池回收體系,打擊非法回收現象,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推動蓄電池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