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1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發布《保險機構適老服務規範》,標誌著我國保險業在適老化服務領域邁出標準化建設的關鍵一步。這一標準的出台,不僅是對老齡化社會需求的積極回應,也為行業構建更包容、更具人文關懷的服務體系提供了重要依據。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保險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保險行業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中承擔著重要角色。2025年5月1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發布《保險機構適老服務規範》,為銀髮群體提供更貼心、更高效的保險服務提供了標準化指引。這一標準的制定歷經多輪論證與優化,凝聚了行業智慧與實踐經驗,旨在通過系統性改造提升老年客戶的服務體驗,切實解決老年人在保險服務中的實際困難。
《保險機構適老服務規範》由多家頭部保險公司聯合牽頭,並於2024年初正式啟動編制工作。工作組通過深入調研老年客戶的痛點需求,總結行業優秀案例,最終形成覆蓋服務全流程的標準化方案。標準不僅明確了適老化的定義與基本原則,還對櫃面、網際網路、電話等多渠道服務場景提出具體改造要求,例如優化界面設計、簡化操作流程等,確保老年人能夠無障礙獲取保險服務。
該標準將政治性和人民性貫穿始終,強調保險機構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從老年客戶的身體機能和行為習慣出發,提供更便捷、實用的服務。例如,在理賠環節增設「一鍵代辦」功能,或在櫃面設置專屬綠色通道,這些舉措既體現了對國家戰略的落實,也彰顯了行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導向。
標準全面覆蓋保險服務各環節,從銷售諮詢到增值服務均提出適老化要求。例如,在網際網路平台需提供大字體模式與語音交互功能;在電話服務中配備人工坐席優先接入通道;在理賠流程中簡化材料提交程序等。通過統一服務規範,保險機構可系統性提升老年客戶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標準既立足當前行業服務能力,設定基礎改造要求,又前瞻性地提出技術應用方向,鼓勵機構探索智能客服適老化升級、遠程視頻核保等創新模式。這種「分階段、遞進式」的設計思路,為保險業長期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了清晰的路徑指引。
《保險機構適老服務規範》的發布實施,標誌著我國保險行業在適老化建設中邁入規範化新階段。這一標準不僅為機構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實踐指南,更通過強化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優化全渠道服務體驗,推動行業與老齡化社會需求同頻共振。未來,隨著標準的全面落地,銀髮群體將享受到更加安全、便捷、暖心的保險服務,保險業在助力「老有所養」中的作用也將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