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5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人民政府與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南沙金融30條」),聚焦科創產業培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及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等領域。同日,滙豐宣布其位於南沙的全球培訓中心正式啟用,這一覆蓋高管與亞太區員工的高端學習平台,將為區域金融人才儲備提供重要支撐,並推動南沙成為粵港澳合作新高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培訓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作為國際金融機構的重要參與者,滙豐中國表示將以「南沙金融30條」為契機,在跨境服務、科技創新及灣區協同三大方向深化布局。通過整合全球資源與本地優勢,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對實體經濟的帶動作用。
依託覆蓋58個國家和地區的龐大網絡(輻射90%以上國際貿易流與資金流),滙豐在中東、東協等「一帶一路」關鍵區域積累了豐富的跨境服務經驗。其設立於共建國家的專屬服務機構,可為企業提供本土化支持,助力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精準對接資源。未來,南沙培訓中心將增設專項課程,圍繞合規管理、海外融資及風險管理等領域,為出海企業提供定製化諮詢與實戰演練。
「南沙金融30條」明確提出要完善科技創新金融服務體系。滙豐已通過設立百億級新經濟信貸基金、組建科技型企業專屬服務團隊等舉措,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支持網絡。例如,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推動粵港業務聯動機制,幫助科創企業靈活運用境內外資本市場工具,加速技術轉化與商業化進程。南沙作為區域創新樞紐,將成為滙豐深化「投貸聯動」模式的重點試驗田。
政策明確支持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作為大灣區內資產規模領先的國際銀行,滙豐計劃在監管部門指導下推出多項創新舉措:包括優化跨境帳戶體系以提升資金劃轉效率;通過數位化工具打通境內外信貸審批通道;聯合區域內金融機構開發專屬投資產品,滿足灣區居民與企業的多元化金融需求。這些措施將顯著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推動資本、技術與人才要素的高效流動。
此次政策與機構行動的協同發力,標誌著南沙正從地理樞紐向功能樞紐躍升。滙豐全球培訓中心的啟用不僅填補了區域高端金融人才培養空白,其輻射效應更將帶動更多國際化金融機構在南沙集聚。隨著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措施落地及科創產業生態完善,南沙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重要支點,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