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自動化學會將於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舉辦"國家新質生產力與智能產業發展會議暨年度科技獎勵頒獎儀式"。這場聚焦前沿技術的盛會以"向新而行·以質致遠"為主題,通過學術研討、成果展示和行業對話,系統性探索人工智慧、低空經濟、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創新路徑。會議特別強化了對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等新興賽道的研究深度,並通過權威獎項激勵科技工作者突破技術瓶頸,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核心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腦機接口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本次會議將圍繞國家發展戰略需求,深入探討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關鍵問題。在低空經濟領域,專家團隊將解析無人機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場景的技術突破方向;針對腦機接口技術,專題研討將覆蓋神經信號解碼、臨床應用拓展及倫理規範構建等內容。自動駕駛板塊則重點關注車路協同系統和智能決策算法的產業化進程,通過多維度分析為行業提供前瞻性解決方案。
多位頂尖科學家將以特邀報告形式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既有針對AI大模型在工業質檢中的實際應用案例,也有具身智能在機器人自主操控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會議特別設置"自主指令技術探索與產業融合發展"專場,重點討論如何通過標準化協議加速技術落地。這些深度研討將推動理論創新與市場需求形成有效閉環。
會議精心設計了8個主題分論壇,涵蓋智能系統前沿技術、數智賦能低空經濟等核心議題。在"腦機接口技術突破與未來企業新生態"專場中,將展示神經交互設備原型及醫療康復應用成果;"人工智慧前沿"論壇則聚焦多模態大模型訓練方法和能耗優化策略。各平行會議通過跨學科對話,促進學術界與產業界的資源對接。
同期舉辦的2024年度中國自動化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將表彰在模式識別、智能健康等領域的傑出科研團隊。該獎項設立以來,已推動多項技術成果實現產業化轉化,如某獲獎項目通過優化視覺算法使工業缺陷檢測效率提升30%以上。今年新增的"青年創新專項獎"更體現了對新生代科技人才的培育導向。
此次會議不僅搭建了智能產業發展的思想碰撞平台,更通過系統性布局加速技術成果轉化。當腦機接口與AI大模型形成協同效應,當低空經濟遇上自動駕駛技術融合,這些前沿探索正重塑生產力內涵。中國自動化學會以這場年度盛會為契機,持續推動科技創新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