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濟南市天橋區通過推動專業市場集群轉型升級和消費場景創新,讓百年老廠房變身電競產業園、老牌服裝城煥發新生機,在保留城市記憶的同時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區通過各類促消費活動已帶動1.32億元市場交易,印證了商貿業態疊代對區域經濟的強勁拉動作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商貿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在天橋區天成路,始建於1922年的成豐麵粉廠舊址經過改造升級,如今已成為融合電競賽事、藝術展覽與餐飲服務的複合型產業園。這座紅磚建築群通過保留歷史肌理並注入數字娛樂、文化創意等新業態,在延續城市工業記憶的同時吸引日均千人流量。園區內畢卡索主題藝術展、特色美食街等場景設計,使傳統商貿空間轉變為兼具文化體驗與消費功能的城市會客廳。
作為華北地區重要通訊集散地的山東通訊城,通過構建"銷售+維修+回收"全周期服務體系實現模式突破。該市場不僅推出線上寄修、直播維修等新型服務形態,還設立專業二手交易專區提供設備估值和質量保障。這種差異化運營策略使年均客流穩定超過百萬,服務半徑從本地擴展至周邊省市,形成輻射效應明顯的通訊產業生態圈。
擁有30餘年歷史的濼口服裝城,在硬體升級中引入運動潮牌、網紅餐飲等多元業態,並將營業時間延長至晚間9點。通過打造"服飾+生活方式"消費場景,該市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3萬人次,較改造前提升150%。這種24小時經濟模式不僅激活了夜間消費潛力,更有效吸引了年輕消費群體,使傳統批發市場轉型為區域級生活美學中心。
天橋區商貿市場在數位化進程中探索出"線下體驗+線上引流"的雙軌路徑。中恆商城搭建共享直播間助力商戶開展直播帶貨,金牛建材城通過短視頻展示實景樣板間提升轉化效率。這種線上線下協同策略顯著增強了消費黏性,配合政府推出的50場年度促消費活動,持續釋放市場活力。
總結來看,天橋區以商貿轉型升級為抓手,在保留城市歷史肌理的同時培育出電競經濟、夜間經濟等新增長極。通過業態融合、服務創新和數字賦能的"三重驅動"策略,傳統專業市場正在向文化體驗中心、生活方式樞紐和智慧商業體疊代。隨著20項重點標杆項目的持續推進,這片曾以批發市場聞名的老城區正加速構建起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商貿體系,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