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市場動態回顧中,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呈現分化走勢。道指下跌0.64%,納指則受科技股帶動上漲1.61%。其中英偉達、特斯拉等企業漲幅顯著,而微軟小幅收跌。中概股多數回調,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微跌0.07%,文遠知行跌幅超6%。與此同時,國內政策層面釋放多重信號:中美關稅調整方案落地,中巴合作深化金融與產業對接,低空經濟加速布局,航天領域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共同構成當前市場關注的核心焦點。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商品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為落實高層會談共識,我國宣布自2025年5月14日起對美國進口商品關稅進行結構性優化。原34%的加徵稅率將分階段實施:首階段降至10%,並暫停執行24%的部分稅率;同時終止此前兩批關稅措施。此調整既體現政策靈活性,也為後續貿易磋商保留空間。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關稅調整覆蓋約90天過渡期,為兩國企業提供緩衝窗口。
近期兩國在多個領域達成重要協議:央行層面簽署金融戰略備忘錄並續簽本幣互換協議;發改委牽頭完成發展戰略對接、礦業及人工智慧三份合作文件簽署;貿促會與巴西出口機構建立長效協作機制。這些舉措不僅強化了雙邊經貿紐帶,更通過技術互通為新興產業發展注入動能。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完成14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整機試驗,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火箭核心動力系統取得實質性進展。這款推力最大的開式液氧甲烷發動機,未來將顯著降低天地運輸成本,為衛星網際網路、太空旅遊等萬億級市場奠定技術基礎。數據顯示,可復用火箭成本僅為傳統型號的1/3至1/5,其商業化應用將重塑全球航天產業鏈格局。
總結來看,本次政策調整與技術創新共同勾勒出經濟發展的新圖景:通過關稅機制優化穩定外貿基本盤,依託中巴合作拓展新興市場空間,藉助低空經濟激活區域消費潛力,依靠航天技術突破搶占未來產業高地。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國內產業升級步伐加速,更展現出在全球化變局下主動謀篇布局的戰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