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廣州市近期發布《關於促進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通過政策引導與市場創新相結合的方式,構建多層次、可持續的養老金融服務生態。這一舉措旨在滿足市民多元化養老需求,並為金融機構開闢新的業務增長空間。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養老保險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文件明確提出要擴大具有養老屬性的金融產品供給範圍,鼓勵在穗銀行、保險、基金及信託機構發揮專業優勢,開發適配不同風險偏好的理財產品。通過整合儲蓄、理財、保險等多類產品線,形成從低風險保本型到中高收益權益類產品的全譜系覆蓋,有效解決當前養老金融產品結構單一的問題。
支持具備個人養老金業務資質的商業銀行開發特色化儲蓄產品,重點優化資金安全性與長期增值性。政策特別強調要建立靈活支取機制,在保障流動性需求的同時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為市民提供兼具穩健收益和應急功能的養老金融解決方案。
鼓勵本地信託公司深耕定製化業務領域,重點推進家族信託、家庭服務信託及保險金信託等特色產品。通過將養老規劃與資產傳承結合,滿足高淨值人群對長期資金管理和風險隔離的需求,同時探索"信託+養老社區""信託+健康管理"等跨行業合作模式。
廣州市提出建立動態評估機制,適時將符合條件的本地法人金融機構納入個人養老金試點名單。此舉既有助於培育本土金融品牌競爭力,又能通過機構間良性競爭推動產品服務創新,形成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協同發力的新格局。
政策成效展望
此次政策組合拳聚焦養老金融服務體系的關鍵短板,通過制度設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預計將在三年內帶動廣州市養老保險第三支柱規模增長30%以上。隨著產品譜系完善和機構服務能力提升,市民將獲得更精準的全生命周期養老資金管理方案,為全國探索普惠性養老金融改革提供"廣州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