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無人機編隊表演和直升機觀光項目的興起,一場以「低空+」為核心的文旅革命正在重塑消費場景。從海南的高空跳傘到重慶的無人機燈光秀,低空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立體化體驗撬動萬億級市場,成為推動文旅消費升級的重要引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旅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三亞塔赫跳傘基地,遊客通過固定翼跳傘以180度視角俯瞰碧海藍天;重慶兩江新區的龍興通用機場內,市民乘坐直升機飽覽長江三峽壯闊景色;黃山齊雲山景區的無人機編隊則用光影勾勒出文化符號。這些創新項目不僅將傳統觀光升級為沉浸式體驗,更帶動餐飲、住宿等關聯消費增長。數據顯示,三亞低空旅遊企業2024年接待量已超6000人次,重慶通過發放3000萬元低空飛行消費券直接拉動5億元消費。
各地政府正以真金白銀推動產業落地。合肥對每條載人eVTOL航線給予100元/人次補貼;蘇州設立最高50萬元獎勵鼓勵開通觀光航線;重慶將無人機表演從節慶活動升級為常態化展演,5000架編隊的月度主題更新持續吸引客流。政策組合拳涵蓋產業鏈培育、場景開放和人才激勵:四川支持航空文創產品開發,浙江鼓勵低空農文旅融合項目,海南則依託自貿港優勢探索設備交易與製造產業集群。
當前行業面臨同質化競爭和技術成本制約。某景區運營負責人指出,無人機表演需深挖本地文化元素避免「千篇一律」,可通過構建區域IP矩陣提升競爭力。技術創新正成為破局關鍵:輕量化飛行器研發將降低體驗門檻,「低空+研學」「低空+康養」等模式持續拓展應用場景。專家建議,在人才培育方面應建立補貼機制,推動低空經濟與本地產業深度融合,形成從設備製造到場景應用的完整鏈條。
【結語】
作為文旅產業升級的新引擎,低空旅遊正在重構消費空間格局。通過政策引導、技術突破和業態創新三重發力,這一新興領域將加速實現「天上飛」與「地上熱」的雙向賦能。當無人機燈光照亮夜空,當直升機掠過山川湖海,低空經濟正以全新維度為文旅市場注入持久活力,在消費升級浪潮中書寫更多雲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