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化工 資訊詳情
宏觀利好與供需改善驅動化工期貨集體走強
 化工 2025-05-14 08:00:14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中美經貿磋商釋放積極信號後,國內大宗商品市場情緒顯著回暖,其中化工板塊表現尤為突出。苯乙烯、聚酯原料及合成橡膠等品種在宏觀預期修復與基本面支撐下聯袂上漲,反映出產業鏈對政策面改善和行業供需格局變化的高度敏感性。

  一、中美經貿進展提振市場信心 成為化工反彈核心驅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化工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5月12日中美雙方達成關稅緩徵協議後,市場風險偏好快速回升。此前受地緣政治及出口預期壓制的化工品價格迎來集體修復窗口,苯乙烯期貨單日封板領漲,合成橡膠、PX等品種漲幅均超5%。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宏觀利好不僅緩解了海外訂單不確定性,更通過改善產業鏈利潤空間推動企業復產積極性提升。

  二、苯乙烯供需緊縮疊加突發事件 推動價格突破震盪區間

  作為化工板塊領漲品種,苯乙烯的強勢表現源於多重因素共振:裝置檢修導致港口庫存降至5.67萬噸(同比減少11.82%),東北某乙烯裂解裝置突發停車進一步加劇供應緊張。值得注意的是,純苯價格低迷與現貨惜售行為形成短期矛盾支撐,市場流通貨源稀缺性成為本次價格上漲的關鍵觸發點。

  三、聚酯產業鏈呈現強弱分化 動力源於成本端傳導差異

  在PTA持續去庫(社會庫存創年內新低)和PX加工差壓縮的背景下,聚酯鏈走勢出現結構性分異。上游PX因短流程裝置減產維持供需緊平衡,而下游滌綸長絲產銷放量延緩了企業減產壓力。分析人士強調,若終端紡織服裝出口訂單未見實質性增長,產業鏈利潤修復將面臨內需淡季的持續考驗。

  四、未來價格走勢存分歧 關鍵變量聚焦內外需求聯動

  行業觀點對後續行情存在明顯分歧:一方認為油價企穩和聚酯開工率維持高位可支撐上漲趨勢;另一方則擔憂純苯進口替代(美國歧化裝置停車影響)可能打破國內原料平衡。核心矛盾仍在於宏觀政策落地效果與產業鏈庫存周期能否形成共振,短期價格波動或加劇。

  總結:

  此輪化工期貨反彈是宏觀政策預期改善與行業供需結構優化共同作用的結果。苯乙烯的強基本面、聚酯鏈的成本傳導特徵以及外部訂單變化將成為下一階段行情演變的關鍵觀測點。儘管當前市場情緒高漲,但需警惕高庫存壓力下利潤修復的可持續性風險,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國內外需求端的實際兌現情況及產業鏈各環節產能調整動態。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化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