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電子製造龍頭富士康交出亮眼首季成績單,其淨利潤同比增長91%至421.2億新台幣,顯著超出市場預期。這一增長主要受益於人工智慧伺服器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但公司對全年營收增速指引有所調整,顯示出在複雜外部環境下的審慎態度。從AI業務布局到全球產能戰略,這家科技製造巨頭正通過多維度轉型應對產業變革。
富士康2024年第一季度淨利潤達421.2億新台幣(約合13.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實現近九成增長。這一表現遠超分析師預期的378億新台幣,核心驅動力來自人工智慧伺服器業務的強勁表現。同期營收同比增長24.2%至歷史新高,其中AI相關產品貢獻顯著,印證了全球算力需求擴張對製造業的拉動效應。
公司預計第二季度仍將保持同比顯著增長態勢,AI伺服器業務增速或達兩位數水平。量產效率提升與客戶需求持續釋放形成雙重支撐,推動製造端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攀升。不過面對下半年市場不確定性,富士康對全年營收增速指引調整為"顯著同比增長",較此前預期的"強勁增長"更為謹慎。
在墨西哥新生產基地建設持續推進中,該工廠將重點承擔英偉達AI伺服器的生產任務。同時公司正加快拓展智能電動車領域,通過旗下子公司鴻華先進與三菱汽車達成車型供應合作,並計劃深化與日系車企的戰略協同。這些布局既是對美國關稅政策的戰略性規避,也是構建未來增長極的重要舉措。
受美國對華貿易限制及墨西哥投資相關風險影響,富士康股價年內累計下跌11.4%,跑輸大盤表現。但強勁的首季業績發布後,公司股價在周三收盤上漲3.2%。市場分析認為,AI伺服器業務的確定性增長與電動汽車戰略布局,將助力其穿越周期波動。
綜上所述,富士康通過精準把握AI算力革命機遇,在製造端實現突破性增長的同時,正加速構建包含智能汽車等新興領域的綜合競爭力。儘管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但其在關鍵賽道的技術儲備和產能布局,仍為長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