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城鄉燃氣使用規模的持續擴大,燃氣用具及相關產品的質量安全成為民生保障的關鍵環節。在此背景下,河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省質檢院」)通過新增多項檢測能力,填補了省內技術空白,為推動燃氣領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燃氣用具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省質檢院近日通過資質認定評審,在燃氣用具及液化石油氣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此次新增的檢測範圍覆蓋燃氣用具連接軟管與液化石油氣產品,可開展氣密性、耐壓性等20餘項核心指標檢驗,並成為省內首家具備國家標準全項檢測能力的技術機構。該成果有效解決了河北省在燃氣安全監管中長期存在的技術依賴問題,為城鄉燃氣安全專項整治提供了本地化技術支持。
針對2024年8月1日起實施的《燃氣用具連接用不鏽鋼波紋軟管》和《燃氣用具連接用金屬包覆軟管》,省質檢院重點強化了被覆層阻燃性、抗拉伸強度等嚴苛指標的檢測能力。這些新增項目直接回應國家標準對軟管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加嚴要求,可精準識別產品在極端環境下的潛在風險,為市場監管部門提供科學判定依據。
根據《液化石油氣》國家標準規定,省質檢院同步建立了密度、蒸氣壓、組分分析及總硫含量等關鍵參數的全流程檢測體系。通過標準化操作流程與高精度儀器配置,該機構現已具備覆蓋液化石油氣所有重要安全性能的技術能力,能夠全面評估產品燃燒穩定性與儲存運輸安全性。
作為省內首家同時掌握軟管與液化石油氣全項檢驗資質的機構,省質檢院此次能力建設將顯著提升區域燃氣產業鏈質量控制水平。一方面通過檢測數據為監管部門提供精準執法支持;另一方面助力企業對標國際標準優化生產工藝,推動行業從傳統製造向安全智造轉型。這種"技術監管+產業服務"的雙向賦能模式,將成為河北省落實新國標要求的核心抓手。
此次檢測能力建設不僅填補了區域燃氣領域技術空白,更構建起覆蓋生產、流通、使用全鏈條的質量保障體系。通過強化標準執行的技術支撐作用,省質檢院正持續為民生用氣安全築起科技防護網,同時以技術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國燃氣安全治理貢獻河北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