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低空應用場景開發,四川省建立"省級引導+市級主導"的協同機制。政策提出對具有示範效應的通航運輸、無人機配送和低空旅遊等項目給予最高60%的運營補助。通過鼓勵市州差異化探索,推動醫療救援、農林植保等新興場景落地,加速形成"全域覆蓋、多點突破"的應用網絡。
聚焦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四川省設立重點技術轉化專項支持計劃。對於低空飛行器核心部件研發、智能導航系統開發等關鍵共性技術項目,政策明確按實際投入給予最高50%的補助。此舉將有效提升四川在無人機整機製造、航空材料等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為強化產業鏈協同效應,政策創新實施"鏈主企業培育計劃"。對主導建立本地配套體系的龍頭企業,按實際採購額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通過強化整機製造與零部件企業的區域聯動,四川正加速形成涵蓋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到運營服務的完整產業鏈。
設立總規模達30億元(首期10億)的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向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和重大項目。該基金採用"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通過股權直投、併購重組等方式,為無人機製造、飛行服務等企業提供全周期資本支持,助力培育行業領軍企業。
總結來看,四川此次政策體系呈現出"資金保障精準化、場景培育生態化、技術攻關系統化"三大特徵。從基礎設施的硬支撐到應用場景的軟賦能,再到產業鏈條的強連結,這些措施不僅回應了低空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更通過資本槓桿和創新激勵構建起可持續的發展機制。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四川有望在通航製造、無人機物流等細分領域形成全國性競爭優勢,為西部地區培育萬億級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