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西南地區能源開發再傳捷報,四川省「十四五」重點工程——枕頭壩二級水電站首台機組發電機定子成功完成吊裝並實現精準定位。作為樂山市重大建設項目,該電站的穩步推進不僅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綠色動能,更為我國清潔能源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撐。此次關鍵設備的成功安裝,標誌著項目向年內投產發電目標邁出堅實一步,充分展現了我國在水電工程領域的技術實力與精細化施工能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水電站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枕頭壩二級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境內,總裝機容量達300兆瓦,配備6台50兆瓦燈泡貫流式機組。此次吊裝的發電機定子是水輪發電機組的核心部件之一,其電磁轉換效能直接影響電站長期運行的穩定性和發電效率。該設備直徑9.5米、高度3.4米,淨重155噸,連同專用工具總重達168噸。其吊裝過程需克服超百噸設備的物理慣性,並實現定子與轉子間僅相當於細鋼絲直徑級的安裝容差,這對施工精度提出了極高要求。
定子從生產到吊裝涉及機座組合、鐵芯疊裝、繞組下線等多道關鍵工序。每道環節均需以「毫米級」標準執行:鐵芯疊裝誤差控制在0.1毫米以內,絕緣處理需通過多重耐壓試驗驗證可靠性。施工團隊如同對待精密儀器般雕琢每個細節,確保定子與轉子構成的能量轉換系統能在未來數十年內保持高效運轉。這種對工藝的極致追求,直接決定了機組發電效率和長期運行壽命。
為攻克吊裝難題,項目團隊構建了全流程管控體系。在正式作業前,通過模擬推演優化吊裝路徑,並針對橋機穩定性、設備重心定位等環節開展多輪安全技術交底。吊裝過程中,施工人員全程監控機械狀態與空間位移數據,以「零偏差」為目標實現精準對接。這種系統性管理不僅保障了本次關鍵節點的順利完成,更為後續機組安裝積累了寶貴經驗。
總結
枕頭壩二級水電站首台定子的成功吊裝,是我國水電工程精細化建設的又一典範案例。從核心設備的精密製造到吊裝環節的嚴苛把控,項目團隊通過技術創新與科學管理,有效攻克了大型發電機部件安裝的技術瓶頸。此次節點突破為電站年內投產發電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將推動四川省清潔能源結構優化進程,助力「雙碳」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