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建築保溫材料作為建築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建築能效與安全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其生產、流通及應用環節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也日益引發關注。為全面強化建築保溫材料全鏈條監管效能,青海省海東市市場監管系統以源頭管控與終端治理為抓手,通過多維度措施構建質量安全防控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建築保溫材料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海東市市場監管局立足行業實際,圍繞建築保溫材料生產、銷售、使用等核心環節,印發《建築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將專項整治與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治理相結合。方案明確四大任務:強化產品質量管控、完善質量評價體系、規範特種設備監管及健全產品溯源機制,並通過動態調度專班工作機制壓實責任。這一系統性部署為後續工作開展提供了清晰路徑,確保各環節責任到人、措施到位。
在行動推進中,海東市採取市縣聯動模式對建築保溫材料市場實施全覆蓋檢查。截至當前,共檢查銷售單位10家(其中4家處於停業狀態),實地走訪生產企業4家,並針對發現的問題逐一督促整改;同步排查冷庫特種設備6台,強化動火作業安全管控。在特種設備監管領域,嚴格執行「逢查必核」「凡聘必核」制度,重點打擊證書制假售假、考試舞弊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與生產安全。
為增強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和公眾質量安全認知水平,海東市市場監管部門創新宣教形式:一方面編發《建築保溫材料質量安全現場檢查工作指引》,對產品判定標準及檢驗流程進行詳細解讀;另一方面線上線下聯動開展法規普及。線下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同步宣傳《特種設備安全法》《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條款,並結合《建築材料及製品燃燒性能分級》國家標準指導企業規範操作;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政策解讀,擴大社會監督覆蓋面。
此次整治行動不僅聚焦短期問題整改,更注重長效機制建設。通過完善產品溯源系統和強化考試機構公益屬性,海東市逐步構建起「事前預防事中管控事後追溯」的全周期管理體系。下一步將持續深化部門協同與社會共治,推動建築保溫材料行業向標準化、規範化方向發展,為城市安全建設和民生保障提供堅實支撐。
此次行動通過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在源頭防控與終端治理兩端同步發力,有效提升了海東市建築保溫材料質量安全水平。未來,隨著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和行業自律意識的增強,該領域安全隱患將得到進一步遏制,人民群眾的安全感與滿意度將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