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化工 資訊詳情
中國化工行業估值修復與細分領域投資機遇解析
 化工 2025-05-16 11:23:09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4年5月中旬,我國化工板塊呈現結構性分化態勢。數據顯示,石油化工板塊當前市盈率(TTM)為18.2倍,較歷史均值15.7倍溢價約16%;基礎化工板塊市盈率為23.7倍,低於歷史平均28.3倍水平達16%,估值性價比顯著提升。在行業供需格局優化與產業升級背景下,具備技術壁壘和資源稀缺性的細分領域正迎來戰略配置窗口。

  一、內需驅動下的確定性成長賽道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化工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當前政策導向持續強化擴大內需戰略,民爆器材、製冷劑及改性塑料等板塊的市場需求呈現剛性增長特徵。民爆行業在礦山智能化改造與基建投資加碼雙重推動下,頭部企業通過產能整合和電子雷管升級,有望實現量價齊升;第三代製冷劑配額管理進入關鍵階段,具備生產資質和技術優勢的企業將獲得超額收益;改性塑料在新能源汽車輕量化、5G通信設備等領域的應用深化,正帶動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二、新材料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培育

  高端製造升級對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催生結構性機會。聚醯亞胺(PI)薄膜在柔性顯示和航空航天領域的不可替代性,推動其國產化進程加速;成核劑技術突破助力可降解塑料產業規模化發展;環烯烴共聚物(COC/COP)憑藉優異光學性能,在醫療耗材和光學鏡頭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攀升。這些新材料賽道的技術壁壘高、進口依賴度大,具備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將率先受益於國產替代浪潮。

  三、資源品供需錯配支撐周期成長屬性

  部分基礎化工原料因供給約束與需求剛性,景氣周期有望延續。鉀肥受海外地緣衝突影響供應穩定性下降,國內鹽湖提鋰副產氯化鉀項目加速投產;磷礦石作為新能源電池關鍵原料,其戰略資源地位隨磷酸鐵鋰產能擴張而強化;鈦白粉企業在高端塗料和電子級應用領域的延伸,疊加海外出口需求增長,打開了新的成長空間。上述資源型資產通過規模擴張和技術改造,正在實現從周期屬性向成長邏輯的轉變。

  當前化工行業估值分化顯著,基礎化工板塊處於歷史偏低位置,性價比優勢突出。內需提振、新材料突破與資源品景氣延續構成三大核心投資邏輯,建議重點關注技術壁壘高、供需格局優化的細分領域龍頭。隨著產業升級和綠色轉型深化,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和產業鏈整合優勢的企業將獲得長期超額收益,行業結構性機會值得持續跟蹤布局。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化工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