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貴州省持續推進林木種質資源庫體系建設,為優質樹種種源培育和生態修復提供基礎支撐。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四批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庫名單,貴州省黔東南州新增一處重要基地,標誌著該省林草資源保護工作取得新突破。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林木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黔東南州西南藥用植物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成功通過評審,成為貴州第六個國家級資源庫。該庫依託當地苗侗醫藥傳統優勢,重點開展民族藥用木本植物的收集保存與利用研究。其核心任務包括建立系統化的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推動特色藥材良種選育,並為中醫藥產業提供穩定優質種源保障。這一成果不僅豐富了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格局,更為民族醫藥現代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目前貴州省已建成各類林草種質資源庫17處,其中國家級6處省級11處,累計收集保存竹類、閩楠、櫸木等珍貴樹種及山桐子、油茶等經濟作物種質資源5000餘份。通過科學分類管理,現已形成三大特色保護方向:以楠木、櫸木為代表的珍貴鄉土樹種庫;涵蓋刺梨、花椒等的特色經濟產業樹種群;以及杜仲、十大功勞為主的民族藥用樹種體系。這種多元化布局有效提升了林草資源的抗風險能力與綜合利用率。
根據《貴州省林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實施方案(20232026年)》,未來三年將重點推進資源庫擴增工程。計劃通過加強野外調查與科學採集,新增保存林木種質資源2500份以上,並建立完善鑑定評價、創新利用的技術體系。具體措施包括強化現有資源庫的數位化管理、推動瀕危物種遷地保護、促進優質種源向產業應用轉化等。這些舉措將為良種選育和生態修復提供更豐富的基因資源。
結語:
從新增國家級藥用植物資源庫到構建多層次保護網絡,貴州省正系統推進林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深度融合。通過持續完善"收集保存研究推廣"全鏈條體系,該省不僅守護著珍貴生物遺傳多樣性,更為林業高質量發展儲備了戰略資源。隨著未來三年建設目標的逐步實現,貴州將在中醫藥產業振興、生態屏障構建和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全國林草種質資源保護貢獻創新實踐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