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正推動智能硬體疊代升級。作為人機互動的重要載體,AI眼鏡憑藉第一視角交互優勢成為市場焦點。從基礎功能疊加到智能場景深化,行業生態持續完善,頭部廠商密集布局新產品與新技術,產業鏈各環節加速成熟,一場圍繞"視界革命"的競爭正在展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AI眼鏡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2024年5月即將迎來AI眼鏡產品的密集發布期:華為將於5月19日推出新款智能眼鏡;谷歌在I/O大會上或展示搭載前沿大模型的原型產品;蘋果計劃2026年推出首款AI眼鏡。Meta、亞馬遜等海外企業與小米、字節跳動等國內廠商今年以來也加速產品落地,推動行業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
市場數據顯示,某國內頭部品牌過去三個月已收穫超25萬台的全球定金訂單,並鎖定約20萬台核心零部件供應。這種需求增長態勢印證了AI眼鏡從概念驗證向商業化過渡的成功。政策層面的積極信號進一步提振產業信心,最高決策層對智能穿戴設備的關注彰顯了新興消費領域的戰略地位。
當前產品正經歷關鍵轉型:基礎硬體疊加轉向智能輔助與助理功能開發。用戶可通過實時翻譯、物體識別等核心能力獲得沉浸式體驗,未來更將發展為集協同計算於一體的智能終端。這種演進路徑加速了光學顯示、語音交互和端側算力三大技術模塊的疊代升級。
市場分析指出,隨著大廠新品密集上市,全球AI眼鏡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550萬台,同比增長135%,中國供應鏈將占據超五成市場份額。從整機製造到核心零部件供應,本土企業正構建完整產業鏈體系,在光學模組、微顯示技術等領域形成顯著競爭力。
未來展望:隨著算力晶片小型化和AR算法的持續優化,AI眼鏡將在工業巡檢、醫療輔助、教育培訓等垂直領域實現深度應用。產業生態的完善與市場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或將推動行業增速超出市場預期,成為人工智慧終端落地的核心賽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