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日用其他 資訊詳情
資管產品收益與市場指標掛鉤趨勢加速:行業轉型重塑投資者回報邏輯
 掛鉤 2025-05-19 14:05:12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資管行業迎來密集調整,銀行理財、公募基金及私募機構紛紛通過業績基準「換錨」、浮動費率改革和指數增強策略布局等方式,將投資收益更緊密地與市場指標或考核標準掛鉤。這一系列動作不僅反映了低利率環境下產品設計的創新需求,也折射出資管行業向長期價值導向轉型的核心邏輯。

  一、銀行理財產品業績基準密集下調,部分產品「換錨」至存款利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掛鉤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5月以來,包括廣銀理財、民生理財等在內的多家機構宣布下調上百隻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調整後,部分產品的基準下限已接近或低於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水平,例如3年以上期限產品近三月平均收益率僅跑贏1個月期產品。某股份行理財公司人士坦言:「當前市場收益中樞持續下探,調整基準是行業普遍選擇。」這一趨勢折射出資管機構對低利率環境的適應策略——通過降低業績承諾以規避預期落差,並嘗試將部分產品錨定貨幣基金或通知存款等流動性管理工具。

  二、公募基金改革推動浮動費率落地,管理人利益與投資者深度綁定

  5月16日,易方達、華夏、南方等26家基金管理人同步上報首批基於新規的浮動費率基金。這一舉措是公募行業踐行「同甘共苦」理念的關鍵一步:新規則要求基金經理薪酬需直接掛鉤基金業績偏離基準的程度。此前依賴明星效應吸引資金的模式正被打破,管理人更需通過精細化運作控制跟蹤誤差。數據顯示,今年4月8日以來已有12家基金管理人自購旗下產品超5.4億元,進一步強化與投資者利益的一致性。

  三、指數增強型基金髮行激增超5倍,基準約束重塑行業競爭格局

  在監管要求「壓實比較基準考核」背景下,今年前五個月新發指數增強基金規模已遠超去年全年總和。這類產品強調通過量化策略獲取超額收益的同時,必須嚴格對標特定指數表現。Wind數據顯示,此類工具的密集發行倒逼機構轉向更透明的競爭模式——混合債基年內最高回報達13%,而私募債券策略平均收益率僅6.94%,凸顯「基準約束」對主動管理能力的考驗。

  四、保險資金長期試點擴容,中長期資本入市加速市場穩定

  金融監管部門近期擬新增600億元保險資金長期投資額度,推動國壽資產等機構積極爭取三期試點資格。此舉與公募、私募通過產品設計綁定收益邏輯形成呼應,共同構建資本市場「慢錢」生態。數據顯示,當前理財產品負收益率環比僅微升1.0個百分點至1.96%,顯示投資者對掛鉤策略產品的接受度逐步提升。

  總結:

  資管行業的此輪調整以「掛鉤」為紐帶,將產品收益與市場指標、考核標準深度綁定,既是對低利率環境的務實回應,也是推動行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競爭轉型的關鍵舉措。銀行理財調降基準強化風險適配,公募浮動費率重塑激勵機制,指數增強策略重構競爭規則,保險資金擴容提供長期支撐——這些趨勢共同勾勒出資管市場通過制度創新提升投資者回報的新圖景。在這一過程中,機構需平衡收益承諾與風險管理,而投資者則需更關注產品設計邏輯背後的長期價值導向。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掛鉤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